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泰國政府宣布啟動建立「資料局」(Data Bureau),整合多部門金融數據以監測可疑資金流向,預計於今年12月前完成系統建置,藉此提升國家金融監管水準,符合國際反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FATF)標準,防堵非法資金與跨境洗錢活動。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艾格尼提(Ekniti Nitithanprapas)表示,此舉是政府首次以跨機關合作方式,從根本解決「灰色金流」(Grey Money)問題。資料局將作為金融情報整合中心,匯集來自各監管與執法機關的數據,分析交易異常模式並封堵漏洞,建立全國性可疑交易追蹤體系。
根據規劃,資料局將以三大核心功能運作:
一是身分驗證(KYC/Profiling),確認交易者真實身分與背景,防止使用代理人(Nominee)或空殼公司進行轉帳;
二是行為分析(Behavioral Analysis),透過數據比對識別異常交易活動,如資金進出與職業或居留狀況不符;
三是金流監測(Transaction Tracing),追蹤資金流經的金融管道,包括銀行系統、兌換市場與虛擬資產平台。
會議並指出,目前泰國金融市場的潛在高風險區域包括:
數位資產與加密貨幣交易,特別是海外平台及私人錢包;
非法兌幣市場(Money Changer);
黃金現貨及「紙上黃金」市場,因尚未納入完整KYC機制;
及部分房地產與高價奢侈品交易,用於掩飾非法資金來源。
財政部表示,未來資料局將能整合反洗錢辦公室(AMLO)、中央銀行、證券交易委員會、商務部、稅務局、司法部、警方及海關等部門資料,突破目前各單位法規限制與資訊孤島問題。政府也考慮依據個資法(PDPA)例外條款,在公共利益前提下共享特定資訊。
同時,司法部正推動新法修訂,以完善「最終受益人」(Beneficial Ownership)追蹤制度,確保能識別實際資金持有人,特別針對外資流入、境外轉移及避稅天堂(Tax Haven)交易,採用國際資料交換與FATF標準進行監控。
艾格尼提指出,相關小組將於兩週內再度召開檢討會,盤點法律漏洞與資訊交換限制,確保年底前完成系統架構。他強調:「資料局的目標是將分散的資訊拼圖整合為完整圖像,使政府能全面追蹤與阻斷可疑金流,讓泰國金融體系達到國際監管水準。」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