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泰國觀光產業正面臨重大轉折,專家指出,傳統以大量觀光客為主的經營模式已難支撐競爭優勢,唯有轉向「新世代旅遊市場」(New Gen Tourism),透過安全信任重建、創新體驗設計與數位溝通策略,方能重拾區域領導地位。
報導指出,過去多年泰國一直是東南亞觀光主力,但近年旅客結構出現劇變,特別是中國市場因安全疑慮大幅萎縮,使得旅客總量連續下滑,競爭國如越南、日本與新加坡皆迅速崛起。專家分析,這不再是短期震盪,而是產業必須面對的結構性挑戰。
觀光學者認為,泰國長期鎖定「大眾旅遊」市場,忽略了新生代旅客追求個人化、具文化價值與情感連結的旅遊型態。所謂「新世代旅遊」強調真實體驗、永續概念與創造價值,而非僅追求價格與數量。
多項研究指出,泰國旅遊市場的主要瓶頸包括:安全信任不足、基礎設施老化、創新景點稀缺,以及宣傳策略分散。專家建議,政府應加強執法與公共秩序,嚴打詐騙與非法經營,並投資於「人造景點」(man-made attractions),結合文化與科技元素,以創造新的觀光吸引力。
報導指出,除了硬體建設外,「軟基礎設施」(Soft Infrastructure)亦是核心議題,包括資訊透明、法規現代化與形象管理。近年泰國觀光部門開始透過數位媒體及社群平台,強化與不同市場的互動,例如針對中國年輕旅客推出「安全旅遊認證」(Safe Travel Stamp)及線上宣傳活動,以修復信任。
另一方面,專家亦建議政府加大「健康旅遊」(Wellness Tourism)與「文化軟實力」(Soft Power)的發展力度。泰國在養生、美食、文化與友善待客等領域具備優勢,若能結合新創體驗與永續概念,將可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市場動能。
報導指出,未來旅遊發展方向應聚焦三大面向:
一是「信任重建」,以法律與秩序恢復安全形象;
二是「基礎建設升級」,推動交通與數位連接;
三是「內容創新」,打造符合新世代期待的體驗與活動。
業界認為,泰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產,加上「泰國微笑」的獨特品牌力,只要政府與民間協力推動改革,並以一體化策略回應市場變化,泰國仍有機會在2026年前重返東協觀光領導地位。
圖片來源: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