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方案上路 提升泰產業競爭力」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今(6)日召開國家產業競爭力發展委員會會議,由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主持,會中核准兩項重大措施,旨在依據政府「Quick Big Win」政策,推動產業轉型與培育高技能人力,以強化泰國中小企業(SME)競爭力並創造約10萬個就業機會。

第一項為「泰國企業競爭力提升計畫」,將提供最高1億泰銖的資金補助,補貼比例介於實際投資額的30%至50%,總預算約30億泰銖。補助內容涵蓋三大方向:一是運用自動化及數位技術改善現有產線效率;二是推動研究與開發(R&D);三是協助企業轉型至新興或綠色產業。申請資格限泰資持股不低於51%的法人,且屬於目標產業,如農業、食品、生技、醫療及汽車業。一般企業最低投資額為5,000萬泰銖;登錄於「SME ONE ID」系統的中小企業則降至2,000萬泰銖。企業須於2569年1月(2026年1月)前提出申請,並於獲准後12個月內完成計畫。

由於資金補助採事後核撥,BOI已與泰國銀行公會合作,推出「過渡貸款(Bridging Loan)」方案,並提供優惠利率,以協助企業在等待補助撥款期間保持資金流動性。

第二項為「新世代產業高技能人力培訓計畫」,預算總額約20億泰銖,由國家競爭力基金執行。計畫將資助全國大學及職訓機構作為主導單位(Node),開設符合新興產業需求的訓練課程,培育約10萬名具高技術能力的人才,其中包括3萬名準備進入職場的大專生,以及7萬名需強化或轉換技能的現職勞工(Upskill & Reskill)。

訓練形式將結合實體課程、線上學習及企業實習(Bootcamp、Onsite & Online Training),課程內容須涉及新科技或高階專業知識,並經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與創新部(MHESI)審核通過。補助將涵蓋培訓費用、交通費、實習期間津貼及指導費用。相關單位須於2569年1月前提出申請,並於獲批後6個月內完成培訓。

投促會秘書長納魯特(Narit Therdsteerasukdi)表示,兩項新措施將使國家競爭力基金轉型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財務工具,一方面協助企業導入技術與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培育能支撐未來產業需求的技術人才。他指出,這是泰國歷來規模最大的產業人才培訓計畫,預期可同時強化企業永續經營能力,推動泰國經濟邁向高附加價值與創新導向。

圖片來源:Bangkok 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