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貿易順差放緩 美關稅壓力浮現」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越南國家統計總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越南10月貿易順差連續第二個月縮減,顯示出口動能趨緩,並開始受到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壓力。分析預測,越南出口增長率明年可能放緩至7%至8%。

報告指出,10月越南貿易順差為26億美元,低於9月的28.5億美元。出口額年增17.5%,低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19.5%;進口則成長16.8%,略低於市場預估的19.3%。此結果顯示,美國關稅措施已開始對越南出口產業構成壓力。

儘管出口增速不如預期,越南製造業仍展現韌性。S&P Global最新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10月製造業PMI升至54.5,高於9月的50.4,創下近一年新高,反映越南生產活動仍穩健擴張。越南目前為多項商品的主要生產基地,涵蓋咖啡、成衣及機械零件等領域。

胡志明市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范武湯龍(Pham Vu Thang Long)分析指出,貿易順差下降屬短期現象,許多出口商已提前接單出貨,以因應美方關稅政策的調整。他預期2026年出口成長率將降至個位數,約7%至8%,「在美國關稅全面生效的情況下,這仍是可接受的水準」。

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美國仍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貿易順差高達1,110億美元,年增28.2%。越南出口商為避免新關稅衝擊,紛紛提前出貨。

美國原計畫對越南進口商品課徵高達46%的關稅,最終調降至20%,仍高於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等鄰國約1個百分點。根據白宮10月27日公布的協議,越南將對美國的工業與農產品給予市場準入優惠,而美國則僅對部分越南商品免徵關稅。

然而,協議細節尚未最終確定,尤其是美方如何界定「轉口商品」(Transshipment)仍待釐清。若被歸類為轉口品,美方將課徵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

此外,越南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擴大38.6%,總額達930億美元,顯示越南對中國中間財依賴仍深。

越南政府設定未來5年經濟年均成長率至少10%的目標,即便面臨美國關稅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仍維持強勢出口導向。上季經濟成長率達8.2%,創三年來新高,主因為企業趕在關稅措施生效前加速出貨。

經濟學界認為,越南憑藉製造業基礎與出口多元化,仍是東南亞外資青睞的生產基地,但若美方進一步收緊貿易政策,恐對2026年出口動能與外商投資決策造成壓力。

圖片來源:Bangkok 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