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課稅上路 1泰銖起全民開徵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泰國海關署宣布,將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新稅制,凡透過海外電商平台購買並寄送入境的商品,不論價值高低,均須繳納進口稅與7%增值稅(VAT)。此舉為政府「Quick Big Win」政策的一環,旨在提升稅收透明度、縮小與國內業者的競爭落差,預估每年可為國庫增加逾30億泰銖收入。

海關署署長潘通(Panthong Loykulnanta)表示,過去依規定,國際包裹若商品價值低於1,500泰銖,可免徵進口稅,導致境內外業者稅負不均,並出現低價進口商品大量湧入市場的情況。新措施實施後,所有經由國際電商平台如Shopee、Lazada等銷售進口的商品,將依海關稅則課稅,再加計7%增值稅。

潘通指出,海關署將於11月7日召集各大型跨境電商平台代表開會,討論商品申報機制及稅務資料共享,要求平台提供進口商品數量、金額與已繳稅金額等資訊,以協助提高通關效率。他表示:「若平台配合提供資料,海關能更快放行貨品;反之,缺乏資料將造成清關延遲。」

新制將依商品類別課徵不同稅率,例如塑膠製品課稅20%加上VAT 7%,其他商品則依材質與性質計算。海關署每年目前已徵得約20億泰銖的增值稅,新措施預期將顯著提升稅收規模。潘通並透露,未來中長期計畫是推行「統一稅率方案」,對所有進口包裹按固定比例(約20–30%)徵稅,惟此需修法配合。

據統計,目前每年進口的國際網購包裹超過2億件,總值約450億泰銖,多為低價商品。潘通表示,該措施除能增加政府收入外,也有助保護中小企業(SME)及防止違法商品流入市場,如電子煙與走私貨品等。

他並透露,海關署正同步推動通關制度改革,計畫採用國際標準流程,依企業風險等級分類,簡化誠實業者的檢查程序,以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將加速退還累積逾1億泰銖的稅款,協助業者改善資金流動。

此外,署方擬修訂內部規定,取消八級以上高階主管的績效獎金,以消除外界對利益衝突的質疑。潘通強調,雖取消獎金,但所有海關人員仍將秉持職責,全力維護公平貿易與國家財政紀律。

圖片來源: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