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高齡族群成詐騙目標 警銀合作攔阻損失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9月 26  日

【本報訊】泰國近來銀髮族頻頻成為詐騙鎖定對象,引發社會憂心。犯罪手法多樣,涵蓋電話詐騙、金融交易與土地合約等領域,動輒涉及數百萬銖資產,若無及時阻止,後果恐相當嚴重。專家指出,高齡人口在資訊與法律知識上的落差,使其更易受害。

近期在泰國東部,一名七旬男子險些再次陷入轉帳陷阱。詐騙集團假冒執法人員,指稱其涉及刑案並需轉帳驗證,受害者先前已損失鉅款,正欲再次提款時,因銀行人員察覺異常並通報警方,最終及時避免更大損失。案件凸顯金融體系在阻斷詐騙中的前線角色。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不動產交易。泰國東北部一名長者疑遭仲介遊說,誤簽土地契約,牽涉面積逾25萊,名目價值超過七百萬銖,卻未收到應得款項。家屬事後才發現疑點,並向媒體與警方求助,擔憂祖傳土地可能被轉移。事件反映在農村社區,高齡者因教育程度有限或缺乏法律協助,易淪為不肖仲介鎖定的目標。

觀察人士指出,電話詐騙往往利用恐嚇與心理壓力,讓受害者在短時間內作出錯誤決定;土地與契約詐騙則屬長期操作,藉由取得信任逐步誘導,手法更為隱晦。兩類案件雖形式不同,但共通點在於專挑長者下手,因其對外界依賴度高,又傾向相信權威說辭。

警方與金融單位呼籲,民眾若接獲涉及刑案或金錢的陌生電話,應立即掛斷並向官方查證,不可貿然轉帳。同時,建議長者處理土地與財產事宜時,務必由家屬陪同或尋求法律專業意見,以降低風險。

社會輿論認為,隨著泰國邁入高齡化社會,保障長者財產安全已成亟待解決的課題。除了強化監管與執法外,更需推動教育與宣導,讓長者具備基本防詐意識,避免辛苦累積的資產在一夕之間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