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正式晉升為全球前五大印刷電路板(PCB)生產基地,並成為東協排名第一的製造中心。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最新數據,2022年至2025年6月期間,PCB產業的投資申請總額已突破2,000億銖,涉及180個項目,顯示外資對泰國電子製造業的信心持續增強。
BOI秘書長那叻文(Naruepat Teerdsathirak)指出,在當今以數據、速度及智慧裝置為核心的全球經濟中,印刷電路板已成為電子產業最具戰略性的關鍵組件。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加劇,泰國憑藉完整的供應鏈布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熟的基礎建設及政府政策支持,正快速躍升為亞洲電子製造的重要樞紐。
BOI統計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泰國半導體與高階電子領域共有517件投資案,總額達7,000億銖,其中PCB產業即佔2,000億銖。BOI強調,這不僅反映出投資者的高度信任,也標誌著泰國在全球電子產業鏈中的地位持續上升。
那叻文表示,PCB是所有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包括智慧型手機、家電、電動車、AI伺服器與醫療設備等。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及5G技術發展迅速,市場對高密度、高性能及柔性PCB的需求不斷上升。一輛電動車所使用的PCB數量是傳統燃油車的數倍,而AI伺服器亦需大量高精度電路板以支撐高速運算。
BOI指出,PCB屬於電子產業中游,連結上游的晶片設計與下游的成品製造,是泰國邁向半導體產業鏈關鍵的一環。泰國目前已具備從電路設計、晶圓封測到智慧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生態系,未來將持續推進高階封裝(Advanced Packaging)、特殊半導體及研發中心(R&D Hub)的發展,成為亞洲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據點。
在國際貿易與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家跨國企業選擇將製造基地轉移至穩定且具競爭力的國家。泰國以其中立立場、覆蓋歐盟、中國與東協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網絡、穩定的潔淨能源供應、完善的基礎建設與具備技術的勞動力,成為外資關注的新興製造重鎮。
目前已有來自台灣、日本、中國、美國、德國、韓國及香港的企業陸續設立PCB工廠。BOI歸納五大吸引因素:首先是供應鏈完整,涵蓋電動車、AI伺服器與醫療設備等終端產業;其次為BOI提供全面性稅務優惠,包括企業所得稅最高減免八年及進口稅豁免;第三是泰國具備戰略地理優勢,為中立且聯通多方市場的生產基地;第四是基礎設施完善,能源供應穩定且具永續性;第五則是政府持續推動電子產業升級與人才培育計畫,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圈。
此外,BOI亦宣布擴大投資優惠範疇,涵蓋銅箔積層板(CCL)、柔性銅箔積層板(FCCL)、預浸材料(Prepreg)及鍍層、壓合、鑽孔等關鍵製程,目標將泰國打造為亞洲先進PCB生產中心。業界預期,隨著技術升級與外資投入持續增加,泰國未來五年有望成為亞太區最具競爭力的電子製造基地之一,並在全球科技供應鏈重組中扮演關鍵角色。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