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0月27日電)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C)表示,為因應日益嚴峻的網路詐騙與跨境犯罪問題,政府將建立常態性監控與通報機制,定期追蹤詐騙犯罪趨勢,並公布相關統計數據,以防止詐騙活動對經濟與社會秩序造成進一步影響。
NESDC於《2025年第二季社會狀況報告》中指出,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UNODC)資料,部分鄰近國家已成為全球網路詐騙與網路犯罪集團的重要據點,涉及項目包括線上賭博詐騙、戀愛詐騙以及人口販運,造成全球受害者龐大經濟損失。
為防止此類犯罪跨境擴散,泰國政府已強化多項邊境防控措施。當局在泰緬邊境推動「三斷政策」(切斷電力、燃料與網路),同時限制泰柬邊界通行,並部署軍警聯合巡邏隊,加強跨部門情報共享及邊境高風險區域監控,藉以削弱跨國詐騙集團活動空間。
除邊境防範外,泰國也加強科技層面的防詐機制。國家廣播與電信委員會(NBTC)於6月30日通過決議,要求電信服務業者須共同承擔詐騙損害的賠償責任,以提升業者防堵假訊息與詐騙電話的積極性。同時,泰國央行(BOT)規定金融機構須限制轉帳及支付金額,每日上限為五萬泰銖,新客戶已於8月起執行,現有客戶將於年底前全面適用。
財政部一名不具名官員指出,詐騙行為對國家經濟造成三方面衝擊。首先是資金外流,每年估計有數百億泰銖遭詐騙轉出,削弱國內投資與消費;其次是數位經濟信任受損,詐騙事件降低民眾對線上交易的安全感,拖慢數位化轉型;第三則是隱性成本上升,政府與金融機構需投入大量資源應對詐騙問題,排擠其他服務改善支出。
該官員指出,新加坡的經驗值得借鏡。新加坡於2019年成立「反詐騙中心」(Anti-Scam Centre, ASC),為警察部門旗下的一站式防詐機構,與金融與電信業者即時協作。ASC內駐有逾十家銀行代表,並能即時封鎖可疑電話與簡訊。其人員可於數小時內追蹤並凍結資金,六年來已凍結超過2.7萬個銀行帳戶,追回資金逾2億新加坡元,並逮捕超過1萬名嫌犯。
NESDC指出,將評估參考新加坡模式,研究在泰國建立跨部門反詐中心的可行性,結合執法、金融與電信監理單位,以形成可即時偵測、追蹤與凍結可疑資金流的整合機制,強化國家層級的防詐體系。
圖片來源:Bangkok Pos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