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南海對話 菲中與談人正面交鋒

第2屆「馬尼拉南海對話」5日晚間登場,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言人塔瑞耶拉(右)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退役上校劉曉博,就國際法在南海爭議中的適用性,以及域外國家介入等問題激烈交鋒。(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攝)

(中央社馬尼拉6日電)第2屆「馬尼拉南海對話」正在進行,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言人塔瑞耶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退役上校劉曉博,昨晚在小組座談中就國際法適用性以及域外國家介入等問題正面交鋒,成為全場焦點。

第2屆「馬尼拉南海對話」(Manila Dialogue on the South China Sea)邀請來自東南亞及印太地區的外交、國安官員與學者與談,6日晚間舉辦開幕晚宴,中華民國駐菲代表周民淦也偕相關館員出席。

這場為期3天的「1.5軌」對話平台是由志工組織「我們守護我們的海洋」(We Protect Our Seas, WPS)與菲律賓智庫Stratbase研究所聯合主辦,倡導南海週邊國家遵守國際法,尋求可行合作方案。

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貝沙明(Lucas Bersamin)代表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發表致詞,強調馬尼拉將持續與北京保持溝通管道以促進和平,但必要時仍會毫不猶豫地提出抗議。

開幕小組座談隨後舉行,現為中國國觀智庫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的劉曉博表示,各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條文的詮釋存有差異,導致南海問題難以依國際法解決,雙邊或多邊談判才是務實選項。

劉曉博聲稱,中國自2012年以來即未在南海建設或佔領新的島礁,反而是菲律賓與美國、日本、澳洲等國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次數激增,「一年多達500場」,使局勢更加緊張。

塔瑞耶拉(Jay Tarriela)反駁,某些國家依自身利益扭曲國際法,不尊重UNCLOS條文,甚至會以經濟或軍事力量向鄰國施壓,才是南海持續緊張的根本原因。

他並強調,菲美軍事合作並非選邊站,而是維護主權的手段。他補充,加、澳、法、德等國家之所以站在菲律賓這邊,「不是因為我們親美,而是因為這些國家也支持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回應菲律賓應和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一樣跟中國「擱置爭議、發展經濟」,塔瑞耶拉指出,儘管杜特蒂政府以善意和誠意與北京對話,但換到的是公務船和漁民在自己的專屬經濟海域持續被騷擾。

發表結語時,劉曉博主張UNCLOS未明確規範島礁主權問題,不能作為處理爭議的唯一依據,應透過雙邊或多邊協商解決爭議;塔瑞耶拉則強調,國際法需要各方挺身捍衛,而透過舉辦此類論壇,各方可以呈現事實,即使有人想說謊,也會被當場揭穿。

「馬尼拉南海對話」將持續至7日,後續議程聚焦南海主張之依據、惡意訊息挑戰、海底電纜安全、跨區域國防合作、爭端管理機制以及法治海洋秩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