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曼谷市政府6日公布2025年(佛曆2568年)水燈節後的清理成果,今年共回收水燈約39萬1,027個,較去年減少約24%,顯示曼谷市民響應「環保水燈」與「一家庭一水燈」政策持續見效。
曼谷市政府發言人艾卡瓦蘭育(Ekkawan Amrapal)表示,今年的回收作業由環境廳、排水辦公室及全市50區區公所共同執行,覆蓋全市110個水域點。根據統計:
🌿 總計回收水燈: 391,027個(去年為514,590個)
🌱 天然材質水燈: 323,626個,占82.76%
🍞 麵包材質水燈: 39,103個,占10.01%
🧊 保麗龍材質水燈: 28,298個,占7.23%
雖然整體數量下降,但天然材質水燈的比例反而減少,從去年(98.39%)與前年(96.74%)顯著降至今年的82.76%;相對地,麵包水燈比例上升至10%,反映部分民眾轉向以「魚類可食」為主的替代材質。
另一方面,曼谷市政府持續推動「線上水燈節」活動,今年為第二年舉辦,透過網站 greener.bangkok.go.th 進行「虛擬水燈放流」,共有23,347名民眾參與,雖較去年的36,832人減少,但仍被視為城市減碳與環保教育的重要嘗試。
實體回收作業自11月5日晚上8時起展開,至11月6日凌晨5時完成。清理範圍涵蓋湄南河拉瑪八世橋至拉瑪九世橋全長15公里路段,共動員人員163人、船隻34艘。
曼谷市政府表示:
天然材質水燈將經粉碎後運往農業處屬下的農卡門堆肥廠製作有機肥料;
保麗龍及其他無法再利用材料將送往掩埋處理;
各區回收的水燈則分送至三個垃圾中轉站(翁努、沙邁與農卡門)進行妥善分類與處置。
艾卡瓦蘭育呼籲市民持續支持「環保水燈、共慶傳統」理念,以「一家一水燈」為原則,減少塑膠及麵包製水燈使用。他指出,麵包水燈雖具生物分解性,但在封閉水域如公園池塘中仍易造成水中含氧量下降,對魚類及微生物生態造成壓力。
曼谷市政府將持續推動綠色節慶活動,鼓勵各學校、社區及企業採用環保材質水燈,並強化民眾對水域生態保護的認識,期望在文化傳承與環境永續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PP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