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0月27日電)隨著2025年進入尾聲,全球經濟前景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包括主要國家成長分化、政策轉折及貿易摩擦加劇。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2%,2026年將降至3.1%,低於2024年的3.3%,顯示整體動能持續減弱,風險偏向下行。
分析指出,美中貿易緊張與部分地區通膨壓力未消,導致市場信心受抑。儘管美國經濟預測略有上修,但全球整體成長仍低於2000年至2019年間的平均3.7%。其中,中國經濟放緩最受矚目。2025年第三季中國GDP僅增長4.8%,創一年來新低;前九個月固定資產投資下滑0.5%,顯示房地產低迷與外部摩擦對投資信心造成影響。
對泰國而言,2025年第四季經濟可能進一步走弱,甚至延續至2026年上半年。根據研判,未來四個季度平均增長低於1%,全年GDP增幅僅約1.8%,2026年或降至1.4%。
新任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政府面臨兩大經濟風險。首先是匯率波動。泰銖在9月一度較年初升值逾8%,近期又轉趨疲弱,目前約32.7銖兌1美元,年內仍升幅4.5%。貨幣波動對出口及外資投資均構成挑戰。
第二項風險為財政壓力。9月24日,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將泰國主權展望調降為負面,此前穆迪(Moody’s)於4月亦採取相同行動,目前僅標準普爾(S&P)維持穩定評級。信評調整造成債市即時反應,3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2.08%升至2.10%,10年期殖利率由1.34%升至1.41%。統計顯示,展望轉負後一至兩年內遭正式降評的機率高達五成。
財政問題主因在於政府歲入成長未能追上支出增速。稅收受經濟疲軟拖累,增幅降至年均1.2%,而公債占GDP比重已達65.4%,逼近70%臨界值。
財政部長艾克尼迪(Ekniti Nitithanprapas)近期宣布啟動四項經濟振興主軸,包括「人與人共享Plus」(Khon La Khrueng Plus)計畫,提供納稅人優惠並協助店家轉型電子商務;同時推行中期財政框架改革。預計該計畫將向市場注入880億銖資金,帶動GDP成長0.2%,配合社會福利與觀光推廣措施,全年刺激效益可達0.3%。
然而,政策執行仍受限於政府任期僅剩四個月及國會席次不足,短期推動難度高。分析認為,若未能快速改善財政紀律,泰國仍有降評風險。
投資建議方面,InnovestX證券指出,泰股短期可能於1,270至1,320點間震盪,建議採「選擇性布局」策略,聚焦具獲利支撐與防禦特性的個股,如ADVANC、GULF、BCPG及PTT等;另看好出口、消費與工業園區概念股,視為中期回升契機。
圖片來源:Bangkok Pos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