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三大政黨角逐憲改 藍營掌優勢 紅營或結盟

圖片來源:Thairath

圖片日期:2025年9月 25 日

【本報訊】泰國國會正研議憲法修正方案,三大政黨各自拋出「憲法起草會議」(Constitution Drafting Assembly)模式。其中,橙營「人民黨」主張由全民選舉產生起草委員,紅營「為泰黨」與藍營「泰自豪黨」則傾向透過國會把關與推薦。分析指出,現階段在國會與政治優勢皆佔上風的藍營模式,最有可能脫穎而出。

根據時程,國會將於10月審議三種模式,通過後將進行成員遴選,並於2026年1月舉行公投及解散國會,為下次大選鋪路。

橙營方案包含兩層結構:其一為憲法起草委員會,由候選人團隊制參選,不超過70人,由全民投票後計算比例,最後交國會表決產生35人;其二為「顧問會」,由各省直接選舉產生100人,依人口比例分配名額,確保全國77省都有代表。

紅營設計的模式則為151席,其中100席透過選舉產生,再由國會表決篩選,確保每省至少一人代表;其餘51席則由國會和內閣推薦。

藍營模式設計為99席,其中77席由國會依人口比例在各省投票選出,其餘22席來自學界專家,包括法學、政治學及其他領域。此方案被視為藍營結合國會優勢與專業背景的策略,更具操作性。

目前觀察顯示,藍營不僅在下議院組建少數政府成功,並吸引其他派系逐步靠攏,在上議院也維持實力,因此外界普遍認為橙營模式難以突破傳統政治框架。

分析認為,橙營先前在推動總理選舉與憲改談判上已失分,如今再以複雜模式試圖搶占話語權,恐遭二度挫敗。相較之下,紅藍兩營憑藉地方勢力與國會優勢,若結盟推進,將更易實現自身版本。

若藍營模式最終獲採納,意味著「藍色議會」與「藍色內閣」後,泰國政治版圖將再添「藍色憲改」一筆,鞏固藍營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