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病因侵蝕健康 泰國推行全國復健計畫

(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最新「國民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國人健康正面臨長期挑戰,2025年全國民眾合計損失「健康年」(DALYs)達 2,050萬年,主要來自腦血管疾病、道路事故、糖尿病與慢性腎病等四大原因。研究指出,青壯年族群健康損失尤為嚴重,顯示泰國需加速推動跨部門政策,以防止勞動力與醫療成本的雙重流失。

根據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與公共衛生部共同發布的年度報告,該研究以全國死亡與疾病資料為基礎,評估國人「健康壽命損失」狀況。報告指出,約78%的健康年損失源自「過早死亡」(YLL),其餘部分則來自疾病與殘疾導致的生活品質下降。除慢性病外,心理健康問題與藥物濫用亦呈上升趨勢。

研究團隊指出,腦血管疾病仍為泰國死亡首因,約占總健康損失的9.5%;其次為交通事故佔7.3%,主要影響15至44歲的青壯年;糖尿病佔6.2%,慢性腎病則為5.7%。
若依年齡分布觀察,兒童族群易受交通事故與溺水威脅,青少年面臨自我傷害與藥物問題,成人與高齡者則以非傳染性疾病(NCDs)為主。

報告同時呼籲政府與地方衛生單位應採取多層次策略,包括:
(一)持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強化慢病防治;
(二)全面提升道路安全,嚴格執法並改善公共運輸環境;
(三)建立主動式精神健康與戒癮支援體系;
(四)推動數據導向的健康監測與風險管理;
(五)利用健康年損失數據(DALYs)作為政策評估與預算配置依據。

學界指出,健康年損失不僅反映個人疾病風險,也影響國家經濟。若能有效降低慢性病與事故死亡率,將顯著提升平均壽命並減輕醫療開支。研究建議各省及區域衛生網絡運用此資料進行政策調整,並推廣至社區層級,以打造可持續的健康環境。

目前相關單位已啟動健康負擔資料平台,開放公共查詢,供學術界與政策制定者使用。該機制被視為泰國未來十年健康政策的重要依據,亦將協助政府監測疾病趨勢與評估介入成效,最終目標為恢復「健康年」,延長民眾的健康壽命。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