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帶旺旅遊潮 泰國內需支出近120億銖

(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觀光局(TAT)預測,適逢萬民紀念日(Nawamintharacha Day)連假期間,國內旅遊活動將明顯增溫,全國旅遊消費預計達119.4億泰銖。觀光局同時提醒,泰銖升值恐導致部分民眾轉向出境旅遊,對國內市場形成分流。

觀光局局長塔帕妮(Thapanee Kiatphaibool)表示,10月11日至13日的連續假期,泰國國內旅遊市場受「半半計畫加強版」政策刺激,出行人次可望達271萬人次,年增約2%。觀光支出預估增加2.8%,平均住宿率約69%,其中本地旅客貢獻約42%。

根據觀光局統計,國內旅遊最受歡迎的三大區域分別為中部(65.8萬人次)、東北部(58.1萬人次)及東部(52.4萬人次);而收入最高的三大地區則為曼谷(278億銖)、東部(247億銖)及南部(229億銖)。熱門旅遊城市依次為曼谷、春武里、北碧、普吉及呵叻府。次要旅遊城市則包括烏隆他尼、素攀武里、清萊、黎府及那空帕農等地。

塔帕妮指出,十個酒店預訂最熱門的府份,均為「半半計畫加強版」所帶動,依序為春武里、尖竹汶、達叻、碧武里、巴蜀、清邁、呵叻、北碧、叻丕與羅勇。她說,多數泰國人選擇短途旅遊,結合宗教與家庭活動,前往寺廟參拜、行善或舉辦法會,以紀念泰王拉瑪九世。適逢出家子女放假期與秋季法會,跨區出遊亦明顯增加。

此外,塔帕妮表示,信仰型旅遊持續興盛。由於正值佛教「卡廷功德節」期間,許多民眾以團體方式前往各地寺廟布施,並延伸行程至周邊景點,帶動地方餐飲、住宿與交通支出。據觀光局資料,約63%的旅客選擇於他省住宿,顯示國旅動能持續擴散。

不過,觀光局也指出,仍有多項挑戰因素可能抑制國內旅遊支出。首先,生活成本與家庭債務居高不下。根據泰國商會大學最新報告,旅遊支出適宜度指數自今年1月以來已連續七個月下滑,從90.6降至8月的71.3,反映民眾對經濟與收入不穩的顧慮,支出趨於保守。

其次,泰銖近期升值,推動更多泰國人選擇出境旅遊。根據移民局統計,2024年10月長假期間,平均每日約5.2萬人出境;今年預計將再增加。熱門目的地包括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及馬來西亞。

第三,天氣仍具不確定性。由於泰國正處於雨季尾聲,北部、東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暴雨、洪水或山洪。觀光局提醒旅客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

最後,泰柬邊境局勢仍有零星衝突,尤其在四色菊、素林、烏汶及沙繳等地,政府正加強安全維穩與旅遊信心重建。塔帕妮強調,觀光局將持續與相關單位協調,確保國內外旅客的安全與旅遊品質。

圖片來源:Prachacha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