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18至30歲族群糖尿病病例激增 併發症出現更早

(台泰時報10月3日電)泰國醫學界近日警示,18至30歲年輕族群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例快速增加,且在確診後短短2至5年內就可能出現併發症,遠較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為早。專家呼籲應將免費糖尿病篩檢權益擴大至青年群體,以防止長遠的公共衛生與經濟負擔。

據泰國糖尿病學會資料,第二型糖尿病過去多見於中壯年,但隨著飲食型態改變、肥胖率上升及生活習慣問題,近年已逐步下移至青少年與年輕成人。醫界指出,部分8至10歲的兒童便開始出現第二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兒童。同時,也有因遺傳因素或特殊代謝問題導致的「特殊型糖尿病」。

學會自2014年起與全國37家醫院合作,建立早發糖尿病患者登錄系統(T1DDAR CN),監測30歲以下人群的病例情況。數據顯示,10至15歲青少年中已有25%確診第二型糖尿病,且這群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腎臟、視網膜等併發症的風險明顯升高。

目前,泰國全民健康保險(UCS)已將第一型糖尿病納入給付,包括胰島素、注射設備及血糖監測耗材,協助患者每日自我管理。然而,第二型糖尿病的免費篩檢僅限35歲以上人群,導致年輕患者往往在出現明顯症狀或併發症後才被診斷,錯失最佳防控時機。

醫學專家呼籲,應將篩檢年齡下修至18歲,並針對肥胖、愛吃甜食或頸部皮膚出現黑色斑塊的高風險族群加強檢測。研究亦顯示,若能早期建立血糖監測與生活管理,並透過飲食與運動減輕體重10%至15%,便能顯著降低發病風險。

此外,醫界強調家長角色至關重要。許多父母仍將「胖=健康」視為理所當然,卻忽略過重可能成為慢性病根源。專家建議政府加強對學校及家庭的健康教育,推動兒童及青少年了解慢性非傳染病(NCDs),並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專家總結指出,第二型糖尿病在青年群體的快速蔓延不僅影響個人健康,長期更將衍生成為國家醫療體系的沉重負擔。透過早期篩檢、嚴格控管及健康教育,可望減緩此一趨勢,保障年輕世代健康,並維護泰國公共衛生的永續發展。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