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再生科技新創企業MicroCycle宣布完成6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主投方為Volta Circle——即印德羅瑪創投(Indorama Ventures)創辦人洛希亞家族旗下的家族基金。公司並計畫在泰國設立其亞洲首座化學回收生產基地,以推動紡織業邁向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
MicroCycle以化學升級回收(Chemical Upcycling)技術為核心,能將傳統難以處理的混紡布料及含異物衣料(如鈕扣、拉鍊)分解還原為可再利用的聚酯原料。與傳統機械回收不同,該技術能處理更多元的紡織品組合,同時確保品質與強度接近全新材料,並達成價格平價(Price Parity)目標,使再生聚酯的成本與原生料持平,打破長久以來「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市場障礙。
MicroCycl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史都爾特(Stuart Panya Felice)指出,全球每年約99%的廢棄紡織品最終被焚燒或掩埋,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公司成立宗旨即在大規模回收再製紡織品,推動產業轉型。「我們的願景不只是回收布料,而是改變整個供應鏈的生態邏輯。」他說。
該公司商業模式涵蓋完整回收循環,包括回收舊衣、化學分解、再製高品質聚酯,並重新供應至服裝品牌與布料製造商。雖然主要客戶為歐美時尚集團,但其生產供應鏈逾八成位於亞洲,因此MicroCycle決定將泰國作為區域核心據點,以降低運輸與碳排放,同時支援在地紡織產業升級。
Volta Circle的投資不僅提供資金,更代表戰略合作。該基金與印德羅瑪創投在全球再生聚酯市場具領導地位,合作後將共享技術與供應鏈資源。根據MicroCycle估計,泰國新廠將具備每年回收數萬噸紡織廢料的能力,初期將創造數十個高技能就業機會,涵蓋化學工程、品質控制與循環經濟管理領域。
泰國長期以來為亞洲重要的紡織出口國,但面臨高工資與產能過剩壓力。MicroCycle表示,引進自動化化學回收技術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使本地業者在可持續市場中重新取得競爭力。同時,回收廠的建立將減少廢料出口與進口依賴,強化供應鏈韌性(Resilience)。
該公司強調,其技術能讓「可持續時尚」不再只是理想口號,而是具有經濟誘因的實際方案。史都爾特表示:「我們相信政策無法強迫企業改變,但真正的解方能讓改變自發發生。MicroCycle要做的,就是提供那把鑰匙。」
目前,公司正與多家國際品牌洽談長期合作協議,並與泰國投資委員會(BOI)就設廠激勵政策進行磋商,預計2026年啟動首階段試產。業界分析認為,該專案若成功,將為東南亞地區的再生聚酯產業樹立新標準,並為泰國經濟轉型注入新動能。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