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食品藥物管理委員會(FDA)10日提醒民眾,過量食用果凍可能導致腸道發炎甚至死亡。該機構副秘書長勒察猜(Lertchai Lertwut)表示,果凍中含有大量明膠與糖分,若短時間攝取過多,將干擾消化系統運作,增加急性腸炎與腸道穿孔風險。
此警告源自外媒報導一起案例,英國一名男子三天內食用多達3公斤果凍,出現劇烈腹痛、冒冷汗與血壓升高等症狀。經醫師診斷為「急性憩室炎」(Acute Diverticulitis),屬於嚴重腸道發炎情況,若未即時治療,可能引發併發症或致命。
勒察猜指出,果凍雖為常見零食,但若含高比例明膠、糖分與人工香料,易造成腸胃道負擔。尤其對於腸胃疾病患者而言,大量攝取會使腸蠕動異常、氣體滯留,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腸阻塞。他呼籲民眾應遵守「適量原則」,避免模仿網路上的極端飲食行為。
食品藥物管理委員會提醒,消費者應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特別注意糖分、明膠及熱量的標註。對兒童而言,更應由家長監督,避免攝取過量高糖甜食,防止腸胃不適與肥胖風險。
該機構建議三項健康原則:一是「適量食用」,果凍、糖果等零食應控制每日攝取量;二是「留意標示」,購買時應查看每份含糖與能量值;三是「注意警訊」,若出現劇烈腹痛、嘔吐或排便異常,應立即就醫。
醫療專家指出,果凍的主成分明膠在腸道內難以完全分解,若與高糖分共同作用,可能改變腸道菌群環境,導致發炎反應。長期攝取高糖加工品亦與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相關。
勒察猜再次強調,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他建議民眾應多攝取天然蔬果與高纖食物,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加工甜食攝取頻率。同時,政府也將加強監管零食產品標示,確保消費者獲得清晰的營養資訊。
他並呼籲,如發現市售果凍產品標示不實或疑似不安全,可向食品藥物管理委員會檢舉,以保障公眾健康與消費安全。
圖片來源:The Candy Shop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