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政府推動出口 全年增長上看7%

(台泰時報10月2日電)泰國政府經濟團隊宣布全面加速「Quick Big Win」政策,鎖定今年出口成長6%至7%的新目標,高於原訂的2%至3%。此舉被視為短期內拉動經濟、避免第四季下滑的重要手段,並透過多項急行措施推動貿易拓展與民生保障。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艾克尼迪(Ekniti Nitithanprapas)指出,經濟在第四季有放緩風險,政府必須「加足馬力」以免陷入衰退,故將短期政策劃分為五大支柱。其中,第一支柱為刺激內需消費,預計可帶動GDP於第四季增加0.2至0.4個百分點,並使單季經濟成長率突破1%。

商務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amphan)已向全國商務官員與駐外商務參事下達七大工作方針,強調短期見效並兼顧全民受益。其一為與美方加速完成反傾銷稅協議(ART),以確保泰國出口商品享有19%關稅減免。其二為推進邊境貿易,特別是泰柬邊境,並結合郵政補貼以降低物流成本。其三則為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目標包括完成與韓國的協議並開拓中東、非洲與南亞市場。

第四項為醫藥價格透明化,商務部已與100家私立醫院簽署備忘錄,要求藥價於收費前公開,並允許民眾於院外購藥,估計可為家庭減輕每年3,240億泰銖支出。第五項為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並短期內促進稻米出口100萬噸,其中包括與中國的50萬噸政府間協議,以及與新加坡和日本的進口配額談判。

第六項聚焦於中小企業(SME)支持與產品價值提升,藉由科技導入與融資協助加強競爭力。第七項則為法規鬆綁與技術應用,例如運用人工智慧分析貿易數據,並擴大電商通路。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蘇南塔(Sunanta Kangwankulkij)補充,若政策落實,今年出口總額可達12兆泰銖,較去年的10兆泰銖再創歷史新高。未來四個月內,政府將派遣貿易代表團赴中國各省及越南、印度進行商務洽談,同時邀請美國大型進口商來泰與主要出口商面對面接洽。

然而,私營部門對泰銖升值持續表達關切。泰國商會主席波頌(Poj Aramwattananont)代表「三大工商機構聯合會」(KRC)指出,強勢泰銖已削弱出口與旅遊競爭力,且部分外匯流入仍不透明,特別是黃金、加密貨幣與境外勞工匯款,導致收支平衡帳目下的「誤差與遺漏」(Errors & Omissions)偏高。

KRC建議相關單位協同建立完整數據庫,並研究長期結構性措施,例如成立「國家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以提升資本流動管理能力。若年底能維持泰銖適度貶值,出口數字有望進一步上調,成為新政府政策推動的助力。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