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成長放緩 泰國信評展望轉負

(台泰時報10月1日電)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發布最新報告,警告全球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亞洲多國出口成長受阻,泰國亦在其列。惠譽駐香港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主管湯瑪斯(Thomas Rookmaaker)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將放緩至2.4%,低於2024年的2.9%,主因在於美國經濟趨緩與其稅制政策不確定性加大,對以出口為驅動的亞洲經濟體形成壓力。

報告指出,中國出口尚能維持一定水準,部分因貿易轉向其他市場。然而整體需求不振,已使多國財政整合進程放緩,並引發社會對治理與生活成本的抗議聲浪。惠譽在最新調整中,已將泰國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展望自「穩定」下調至「負面」,評級維持在「BBB+」,反映財政風險上升與政策不確定性持續。

惠譽指出,泰國過去數年因家庭債務高企及觀光復甦遲緩,財政緩衝逐漸消耗。雖然泰國政府仍能以低於區域鄰國的成本籌措赤字資金,且對外金融地位仍為強項,但中長期財政可持續性面臨壓力。

另據惠譽(泰國)金融機構部門資深主管帕森提(Pasanti Singha)表示,泰國銀行業正處於下行週期,盈利與資產品質承壓,不良貸款特別集中在中小企業客戶。惠譽預測,2026年泰國銀行業仍將面臨挑戰,涵蓋貸款成長疲弱、利差收窄與經濟基本面偏弱。

不過,報告同時指出,泰國銀行業在風險承擔能力方面仍具優勢。其呆帳覆蓋率與核心資本水準高於多數區域同業,屬於支持信評的重要因素。惠譽強調,雖然泰國主權評級展望轉為負面,但單一銀行的內部信用體質(Standalone credit profile)仍保持穩健,將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外部環境的壓力。

惠譽提醒,若泰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結構性改革遲緩或政治不確定性升高,恐加深信評調整風險。市場觀察人士則認為,當前政府必須加快推進財政紀律與增長政策,以避免進一步被國際機構下調評級,影響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