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日電)泰國商務部宣布推動降低醫療支出的新措施,計劃透過與私立醫院協會簽署藥價合作備忘錄(MOU),讓藥品價格更加透明,並賦予民眾在就醫時可事先得知藥價的權利,同時可選擇於院外藥局購買藥品,以減輕家庭負擔。
商務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ampun)表示,目前全國共有330家私立醫院加入醫院協會,分屬11大醫療集團。其中,已有5大集團約110家醫院同意參與計畫,包括維帕藍、凱森叻、吞武里、邦帕空及都實威集團。政府預計於10月7日召開進一步協商會議,並期望於10月底正式啟動。
依據初步估算,此舉將可為泰國家庭每年減少約3,240億泰銖(折合約32,400百萬泰銖)的生活成本。除藥品外,政府亦針對必要醫療用品如橡膠手套、棉花與新冠病毒快篩試劑(ATK)維持管制措施,預計可再減輕民眾1,100百萬泰銖的開支。
蘇帕吉指出,當前醫療費用持續上升,低收入民眾往往被迫擁擠於公立醫院,造成公共資源壓力。藉由推動院外購藥選項,民眾可依需求在藥局購買必要藥品,不再受制於單一醫院的收費結構。她強調,該政策不僅能有效降低醫療支出,更能提升社會公平性,讓民眾將資金運用於其他生活必需項目,被視為一項「Quick Big Win」措施。
目前的協商內容涵蓋藥品價格透明化與資訊公開,要求醫院在收費前應清楚列示藥品價格,避免病患於結帳時才知悉費用。商務部同時與地方政府、國營企業合作,建立跨部門平台,確保價格資訊能即時傳遞至各地藥局,方便消費者比價與選購。
此外,醫院協會代表表示,部分醫院已開始進行內部藥品價格調整與系統升級,以符合政策要求。未來,若有更多集團加入,將能擴大覆蓋範圍,提升整體醫療市場的透明度與競爭力。
分析認為,這一政策將對泰國醫療產業帶來多重影響。一方面,藉由透明化與競爭,藥品價格有望回歸合理水準,減少民眾醫療負擔;另一方面,藥局及相關零售業者或將受惠於院外購藥需求的增加,帶動地方經濟活動。
商務部預計,若推動順利,將於年底前正式實施。蘇帕吉重申,政策目標是讓人民能夠清楚選擇醫療消費,避免不必要的經濟壓力。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