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 Code興起 泰國加速無現金轉型

(台泰時報10月1日電)泰國社會近年快速推進無現金支付,手機短促的提示音取代傳統找零聲響,QR Code掃描成為日常場景,顯示該國正在加速邁向「無現金社會」。專家指出,這場轉型不僅改變支付方式,更將重塑經濟結構、商業模式及社會行為。

回顧發展歷程,泰國最初以餐飲中心的儲值卡作為替代現金的工具,雖有便利性,但仍需反覆排隊充值或退卡。隨後,金融卡與信用卡逐步普及,帶來消費習慣的變化。如今,行動支付與QR Code的廣泛應用,徹底將交易轉移到指尖,現金逐漸成為「最後備用」。

數據顯示,僅三年間,泰國現金使用比例已由近五成下降至約28%,而在觀光區域,無現金支付比例更高達77%。旅遊產業被視為推動關鍵,尤其中國旅客熟悉的支付方式,使泰國業者積極導入數位工具,進而培養本地使用習慣。

專家分析,無現金社會對多方皆有影響。對企業而言,可減少現金管理、運送與安全風險,提升顧客體驗;對銀行而言,能降低現金保管與營運成本;對政府而言,則有助於提升透明度、降低腐敗風險,並強化防制洗錢與發放補助政策的效率。中小企業更可藉數位支付留下交易紀錄,成為取得融資與信用的重要基礎。

然而,轉型過程中仍存在挑戰。專家警告,網路詐騙與「人頭帳戶」持續威脅金融安全,使金融機構須在安全措施與用戶體驗間尋找平衡。此外,金融知識不足仍是難題,雖然民眾普遍能使用數位工具,但對於稅務、貸款與負債管理的理解有限,導致家庭債務與詐騙問題持續。

展望未來五年,政府政策將是關鍵推力。過去「半半計畫」及各項電子補助方案,已成功促進數位支付普及。專家認為,虛擬銀行上路將成為「轉折點」,迫使金融生態系統加速創新與競爭。但同時,稅收制度、數位包容性以及金融教育,仍是泰國能否平穩邁向無現金社會的重要考驗。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