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上路 泰叫車平台全面納管

(台泰時報10月1日電)泰國電子交易發展局(ETDA)7月4日於《皇家公報》公布新規,針對叫車應用程式及其駕駛設立更嚴格標準,並將於10月2日正式生效。依規定,透過平台提供載客服務的汽車與摩托車司機,均須完成公共車輛登記並持有公共駕駛執照,若未遵守,平台帳號將被暫停。

依據《數位平台服務法》(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DPS)第18條,ETDA要求平台除了一般義務外,還須加強安全與合規措施。具體規定包括:駕駛必須使用公共登記車輛並持有公共駕照;平台須依規範收費並回報營運資料;乘客與司機需經身分驗證,可採用數位身分系統如「ThaID」;平台必須讓司機擁有選擇接單與取消的彈性,並定期向交通部及ETDA提交營運報告。ETDA執行長查雅納(Chaiyanat Mitrpant)指出,政策重點在於推動司機依法登記與平台共同配合,若違規,將依程序先行警告,若未改善則關閉帳號,最後進入法律懲處。

新制要求摩托車司機須更換黃底車牌,排氣量不得超過125c.c.,電動車需介於250至4000瓦;汽車則必須車齡不超過9年,且須由駕駛本人或具合法親屬關係者登記。對於尚在分期付款的車輛,泰國租賃金融業者表示,可透過契約變更申請登記,但需支付額外手續費,費用依金融機構規定,通常不少於5,000泰銖。

Grab泰國董事總經理詹蘇達(Jansuda Thananitya-udom)表示,多數司機已持有公共駕照,但公共車輛登記(Ror Yor 18)仍是最大挑戰,尤其限制車輛所有權,對租賃或分期車輛造成阻礙。Grab已推出最高7,000泰銖的獎勵計畫,鼓勵司機申請。LINE MAN Wongnai副總裁伊斯里亞(Isriya Paireepairit)則指出,此舉可能影響大量兼職駕駛。許多人僅在下班後短時接單,若須承擔車輛轉為公共登記後的保險與折舊成本,可能選擇退出平台。

保險業者表示,公共車輛保費高於一般車輛,汽車保單差距可達數萬元。若使用情境未正確申報,違反保單條款則恐失去理賠保障。泰國騎士協會會長普拉塔普(Prathep Chatchawan-omrakul)則認為,新規部分條件設限過嚴,導致許多司機無法登記,尤其常見的150c.c.摩托車不符規定。他透露,目前已有平台暫停未登記駕駛帳號,司機只能改為外送服務,根據交通部資料,今年登記成功的摩托車僅數千輛。

交通部強調,自10月2日起,凡未完成合法登記者將不得透過平台接單,違規者將依法處理。官方表示,此舉旨在提升公共安全與市場秩序,並將與警方合作加強執法。

圖片來源:Prachachart 圖片日期: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