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銖升值與天災衝擊 旅遊收入仍低於疫前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9月 26 日

【本報訊】泰國學者指出,2019年泰國吸引國際旅客近4000萬人,疫情爆發後2020至2021年銳減,部分季度幾近歸零。2022年回升至1180萬人,2023年增至2820萬人,2024年達3550萬人,接近疫前水準。但2025年走勢再度放緩,第1季僅950萬人,並持續下滑。

旅遊業信心指數第3季降至66,低於去年同期的68,反映仍處「低於正常」狀態。第4季預期可回升至72,受惠旺季帶動。拖累因素包括通縮、全球經濟疲弱、安全隱憂、颱風引發水患、泰柬局勢、陸客減少及泰銖升值;正面支撐則來自政府刺激、航線增加及馬來西亞假期。

區域上,曼谷信心明顯下降,雖第4季可望改善仍不及去年;南部小幅好轉,東部放緩但預期回升,北部雖較上季減弱仍優於去年,冬季將帶動指數達80最高。

依產業別,旅行社下滑但看好年底,娛樂場所已有改善,餐飲略減,紀念品商店持續偏弱。收入方面,第3季平均僅恢復至疫前44%,南部表現最佳約50%,北部最低39%。曼谷餐飲收入達63%最高,旅行社與紀念品店則偏低。

就業恢復快於收入,旅遊業勞動力已回到疫前87%,但營收僅四成多,顯示業者提前增聘壓縮利潤。住宿方面,第3季平均住房率53%,南部最高62%,中部最低46%,大型飯店達67%,惟整體收入仍僅為疫前47%。

旅客支出亦顯示壓力,本地遊客人均支出僅3131泰銖,較上季顯著下降。國際旅客單次支出約4.6萬泰銖,東亞旅客日均消費最高,歐洲旅客則單次金額高但日均偏低。

全年預估旅客3314萬人,較2019年減少17%,總收入約1.52兆泰銖,較疫前下滑兩成。專家認為,陸客減少、馬來西亞客增加,以及背包客比例上升,使平均支出下降,成為泰國觀光業下一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