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面對智慧手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手機品牌紛紛跨足推出穿戴裝置,Garmin坦言此趨勢確實對業務造成衝擊。不過,公司強調將堅守品牌定位,不參與價格戰,而以產品多元化與健康導向為主要策略,維持其「專業運動與健康智慧錶」的市場地位。
Garmin泰國總經理楊美思(Missy Yang)表示,Garmin掌握了全球興起的「長壽生活」(Longevity Lifestyle)趨勢。她指出:「健康不再是短暫潮流,而是生活方式。現代人不僅想活得久,更希望活得健康且有品質。」
根據Garmin Connect平台數據,泰國用戶的運動活躍度在2025年上半年較去年提升約20%,其中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增加40%,室內有氧(Indoor Cardio)成長15%,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
儘管智慧錶市場出現價格下探與品牌激增,Garmin選擇走差異化路線,維持「專業專屬」策略。公司將產品線橫跨不同層級——從入門型售價5,000至6,000泰銖的裝置,到售價3至4萬泰銖的高階機種,覆蓋廣泛消費族群。
在產品策略上,Garmin持續聚焦運動與健康族群。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Forerunner 570與970系列,主打專業跑者市場,獲得正面回饋;而Venu 3與Venu 4系列則鎖定健康導向消費者,搭載「Garmin Plus」功能,能分析用戶健康數據並提供運動與生活建議。
此策略奏效:全球Garmin銷售成長16%,達33億美元,而Garmin泰國的銷售增幅高達35%。公司在維持高端定位的同時,成功吸引更廣泛的主流客群,證明即使不降價,仍能在經濟放緩期間維持增長。
此外,Garmin近期收購專業運動計時公司Mylaps,強化競賽資料與分析能力。此舉被視為品牌布局長期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在製造面,Garmin計劃於泰國春武里府設立新工廠,以因應全球需求成長。該廠將成為公司在亞洲的重要生產與營運中心,並可望使泰國市場同步享有與歐洲相同時程的新產品上市。
Garmin指出,未來將持續擴展健康與運動科技產品線,結合數據分析與AI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智慧化的健康管理體驗。
圖片來源:Brand Ins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