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崛起 泰人追求自我成長

(台泰時報11月6日電)2026年被視為泰國消費者「療癒、調整與成長」的一年。經歷多重挑戰與壓力,包括地震、生活成本攀升與人工智慧(AI)取代焦慮後,泰國民眾在心理層面逐漸尋求修復,進入「自我療癒」與「回歸生活本質」的新階段。

此一趨勢出自「SME Thailand Future Day 2026」活動中,由哈庫侯道生活研究中心(Hakuhodo Institute of Life and Living ASEAN, Thailand)策略副主任阿倫羅(Arunroj Laojareonwong)於主題論壇「Consumer Insight:掌握2026消費行為與新購買力」發表的觀察。

報告指出,雖然泰國消費者對支出仍保持謹慎,但若涉及「療癒心靈」的商品或服務,仍願意花費。根據研究,2023年至2025年間成長最快的四大品類為:飲料(成長9%)、食品(7%)、家用品(7%)及美容保養品(3%)。

在「心靈療癒」方式上,泰國人最常採取三種方法:46%選擇「靜心獨處」、38%相信「時間能治癒一切」、35%偏好「親近自然、透過山林與陽光重獲能量」。顯示泰國社會正朝向內在平衡與自我修復的生活型態。

研究亦揭示2026年將出現四股主要消費力量:

第一,「價值極大化族」(The Value Maximizer)——年齡15至59歲,重視性價比與理性購物,習慣比較價格、閱讀評價,並衡量「每一泰銖的價值」。品牌若欲吸引此群體,應強調「值得與智慧」(Worth & Wisdom),讓消費者感到購買具意義。

第二,「獨樂族」(The Soloist)——喜歡獨處與自由,享受個人活動與空間。品牌需營造可自主掌控的個人化體驗(Personal Space),凸顯自由與舒適。

第三,「童心逃逸族」(The Kidult Escapist)——年齡25至45歲,追求情感滿足與趣味消費,如玩具、桌遊、動漫等。品牌可透過「娛樂與釋放」式體驗,提供心理慰藉與快樂。

第四,「銀齡探索族」(The Silver Explorer)——年齡45至69歲,擁有穩定經濟基礎,重視「活得有意義」。此群體偏好花費於旅遊休閒、慈善與社會參與。品牌應創造有價值的體驗,鼓勵探索與自我實現。

整體而言,2026年泰國消費者將從「壓力修復期」邁向「價值重建期」。不論是年輕族群追求自我,或中高齡族群尋求心靈滿足,皆顯示市場正從單純消費導向,轉向更重視「內在幸福感」的生活模式。

圖片來源:Position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