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家庭負債攀升至74萬銖 創四年新高

圖片來源:thansettaki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5 日

【本報訊】泰國商會大學經濟與商業預測中心25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泰國家庭負債水準再創新高,平均每戶負債達74萬泰銖,較去年的60萬泰銖增加22%,為近4年來最大漲幅。學者指出,家庭債務佔GDP比重已超過八成,問題延續長達十年,對整體經濟形成嚴峻挑戰。

泰國商會大學校長兼預測中心首席顧問塔納瓦·普拉維猜(Thanavath Phonvichai)指出,負債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成長疲弱、居民收入不足以支付開銷,加上生活成本不斷上揚與農產品價格下跌,導致家庭財務壓力惡化。另一方面,由於銀行收緊放貸,正規信貸出現連續4季負成長,不少民眾被迫轉向高利率的非正式借貸,進一步推高違約與壞帳(NPL)風險。

他表示,目前需特別關注銀行體系的壞帳率,其中約6%屬「需密切觀察」群體,另有4%已使金融機構被迫增加撥備,反映出還款壓力顯著攀升。若不及時處理,將衝擊金融穩定。

塔納瓦強調,政府必須盡速推動刺激方案以拉抬GDP。他舉例,若能推動「一人一半」政策並注入500億泰銖,可望使今年GDP成長達2%。若延續政策力道,明年經濟有望成長3至4%,屆時家庭債務與GDP比率有機會在三年內降至八成以下,為長期紓解債務壓力奠定基礎。

該中心副主任烏馬功·蘇通蘇拉特(Umakom Suntornsarat)補充指出,調查顯示約30.9%受訪家庭月收入介於5萬至10萬泰銖,但有高達46.3%未曾為緊急狀況儲蓄。雖部分家庭仍有存款,但存款額度明顯下降。

調查同時發現,今年泰國家庭負債比去年更加沉重,95.1%受訪家庭表示有債務,平均每月需償還22,000泰銖。其中約65%為正規信貸,主要來自信用卡、房貸與車貸,另35%屬於高利非正式債務。依職業劃分,公務員以車貸為主,自僱業者多為房貸,受薪族與臨時工則普遍仰賴信用卡。

在還款能力方面,59.3%的受訪者表示仍能按期支付,但24.3%只能支撐6個月內,15.6%僅能維持3個月,另有0.8%坦言無力償還。過去一年內,有高達74.4%的家庭曾發生延遲或違約情況,比例高於去年的71.6%。主要原因包括收入下降、經濟低迷與失業。

專家呼籲政府除加強短期刺激措施外,亦須著手解決農產品價格下滑與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確保信貸在第四季恢復正成長,以防家庭債務問題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