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泰國外長誓言四個月內展現成果 將赴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

圖片來源:https://www.matichon.co.th/foreign/news_5382663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5 日

【本報訊】泰國外交部長施哈薩克·龐格吉德喬(Sihasak Phuangketkeow)25日上午正式走馬上任,並在首次進入外交部時向全體官員致意,強調未來四個月任期「必須有實質意義」,並將全力推動新時代外交,兼顧安全、經濟與社會層面。他隨即預定啟程前往美國紐約,參加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並安排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及多國外長會晤。

施哈薩克上午在外交部舉行儀式,參拜部內象徵性的佛像與神祇後,與常務次長艾克西莉·品塔魯吉(Eksiri Pintaruchi)及多位高階官員會面。他表示,外交官長期承擔繁重任務,因此希望以團隊合作方式,凝聚士氣並提高效率。他援引總理的談話指出,四個月不應是空白時光,必須留下清晰成果,並展現泰國在國際舞台的角色。

對於近期泰柬邊境爭議,他強調泰國追求和平,但同時必須維護主權與領土完整。他指出,安全與繁榮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將透過泰柬總邊界委員會(GBC)推動對話,包括掃雷、撤除重武器及加強邊境秩序等議題。施哈薩克表示,「外交與軍事必須並行,有時外交需軍方支援,有時軍方也須配合外交。」他期望能在有限任期內推動情勢朝正面發展,但也坦言結果取決於柬方的誠意。

媒體詢問四個月是否足以解決問題時,他回應說或許無法完全消弭爭議,但至少應能建立改善的軌道,並逐步累積信任。他並提到,泰方真誠希望鄰國以事實與合作為基礎,而非將問題帶上國際場合,否則只會使區域局勢複雜化。

關於稍早前泰國政要曾談及「農占地區屬柬埔寨」的爭議言論,施哈薩克回應稱此事仍有歷史脈絡,與當年泰國協助難民有關,最終仍需透過劃界談判解決。他強調,泰國對自身領土有信心,但會以務實協商方式尋找長遠出路。

施哈薩克此次赴紐約除發表大會演說,凸顯泰國「重回國際雷達螢幕」外,亦將與日本外相會晤,討論《渥太華公約》(Ottawa Convention)禁止地雷議題,並計劃會見俄羅斯外長,因俄方即將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他強調,這些會晤不僅是禮節性接觸,而是要讓國際社會看到泰國積極展現立場與行動。

他最後指出,此行的目標是確保國際社會聽到泰國觀點,而非僅接受單方面資訊,並承諾將盡快返回曼谷,參與政府政策宣示,持續推動符合國家利益的外交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