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劇場藝術節 台泰合作實驗劇場《White Temple 白廟》

(台泰時報 10 月 23 日曼谷電)一場數位與信仰交織的告解儀式,在數位與現實之間,《White Temple 白廟》構築出一座介於宗教儀式與科技之間的劇場空間。

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14 日

地點|Venue: Jim Thompson Art Center, Bangkok 

贊助|by 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of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製作|Created by: 陳俊宇(臺灣)
                               
  ×
          
Dujdao Vadhanapakorn(泰國)

自 2002 年創立以來,曼谷劇場藝術節(Bangkok Theatre Festival) 為泰國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表演藝術盛會。由 Bang Lampoo 社區、Bangkok Theatre Network 及多個文化機構共同主辦,旨在推動藝術交流與新興劇場的發展。藝術節每年 11 月舉行,展演場地遍及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Jim Thompson Art Center 等文化據點,是觀察東南亞表演藝術生態的重要窗口。

在數位與現實之間,《White Temple 白廟》構築出一座介於宗教儀式與科技之間的劇場空間。由台灣藝術家 陳俊宇(Chen Jun-Yu)泰國藝術家 Dujdao Vadhanapakorn 聯手創作,該演出將於 Jim Thompson Art Center,作為 曼谷劇場藝術節(Bangkok Theatre Festival 2025) 的參展節目之一。

觀眾將匿名輸入自身的「罪」與「祈願」,參與一場結合網路互動與現場行為的集體告解,藉由科技的介面重新思考信仰、懺悔與救贖的意義。

《White Temple 白廟》起源於以「他者的臉龐」為題的藝術研究與工作坊,探討民主社會中懲罰、慾望與正義之間的複雜關係。

此研究延伸出對「死刑作為儀式化社會表演」的反思,揭示懲罰如何成為社會秩序的象徵,同時作為集體慾望的出口。

作品將慾望結構、信仰與告解的形式重新併置,從不同文化語境出發,以「儀式」為共同語言,探索人類如何在秩序幻象中尋求救贖。演出以「數位告解」為核心:觀眾匿名提交的文字,經由即時聲音與影像轉譯,化為儀式的一部分。觀眾於其中同時成為信徒、告解者與見證者,在匿名與暴露之間經驗脆弱與共感。透過身體的在場,科技與信仰相互交織,形成一場關於他者的精神實驗。

作品同時連結曼谷現場與線上平台,讓世界各地的觀眾跨越地域、語言與文化的邊界參與其中。語言的錯位、理解的偏移被納入表演結構,構成跨文化的共振場域。

 

陳俊宇 Chen Jun-Yu(臺灣)

以行為藝術與影像創作為主,透過身體作為權力與認知的延伸載體,探討文化認同與社會結構。曾於臺灣戲曲中心、兩廳院實驗劇場、香港大館及清華大學蛙房基地等地展演。作品兼具哲思與身體極限的張力,以緩速動作與情境構成提出關於「觀看與存在」的思辨。

 

Dujdao Vadhanapakorn(泰國)

表演者、導演與舞蹈動作心理治療師,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為泰國劇團 B-Floor 成員,其作品融合心理學與肢體表演,並多次榮獲 IATC–Thailand 最佳導演與藝術指導獎項。代表作包括《(In)Sensitivity》、《Secret Keeper》、《Blissfully Blind》等。她的創作關注人類感知、共情與社會結構之間的微妙關係。

 

演出日期:11 月 13–14 日

地點:Jim Thompson Art Center, Bangkok

購票:Ticketmelon

官方網站 White Temple

媒體聯絡:wwhitetemple2025@gmail.com

聯絡人:周妤衡 Chris Chou |+66 9531 29848

社群媒體: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