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清邁府再度提出興建「蘇帖山纜車」構想,期望以環保交通系統吸引旅客、減少車輛碳排,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該計畫由奧地利名企Doppelmayr Group提出,並獲奧地利駐清邁名譽領事尼可拉斯(Nicholas Praschensky)推介,於今年6月中旬正式提交清邁省府與相關機構討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根據初步方案,纜車路線將連接蘇帖山山腳至著名的素帖寺,全長約2.2公里,遠短於現有11公里公路,旅程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約10分鐘。Doppelmayr集團表示,系統採用高效節能技術,運作噪音低、碳排量少,並能減輕山區交通壅塞與汽車廢氣問題。該公司指出,施工過程可最大限度減少砍伐林木與生態破壞,整體建設成本低、施工期短、維護簡便且安全可靠。
此構想自30年前首次提出以來,始終在清邁社會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纜車將成為清邁新的觀光地標,促進旅遊經濟與外資投資;反對者則擔心工程會影響素帖寺的神聖氛圍與自然景觀,且未充分諮詢當地社區意見。
倡議方指出,纜車不僅可供遊客使用,亦可在緊急狀況下協助運送病患、物資,甚至支援山區防火與清運廢棄物。其靜音與低污染特性,亦有助維持山區寧靜氛圍,讓前往素帖寺朝聖的民眾獲得更平和的體驗。
全球已有96個國家運用纜車作為城市或觀光運輸系統,包括倫敦、巴黎及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等地。其中巴黎近年啟用C1路線,連接東南郊與地鐵系統,全程4.5公里僅需17分鐘,被視為永續交通的典範。
清邁府相關官員指出,該地觀光業正面臨區域競爭,特別是越南旅遊發展迅速,迫切需要新亮點以吸引國際市場。若纜車順利落成,將成為推動「永續旅遊」的象徵,並提升蘇帖山-普伊國家公園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拓展登山健行、自行車及露營等生態旅遊活動。
然而,當地居民與部分文化保護團體仍持保留態度,認為應先確保基礎設施與垃圾管理完善,以避免過度觀光造成環境壓力。部分反對意見亦擔憂,若旅客人數激增,寺廟區域與周邊社區是否具備足夠接待與交通容量,仍需深入評估。
項目發起方則回應指出,纜車是「低碳、安全、具永續性」的交通方式,比拓寬山路更能兼顧環境保護與便利性。並強調,在越南峴港巴拿山、香港昂坪及中國多地的實際應用中,纜車已證明能兼顧觀光與生態保育。此計畫若實現,將使泰國成為東南亞永續山區交通的先行者之一。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