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地產市場在經濟疲弱之際出現逆勢現象,曼谷市中心地價再創新高。根據民間研究機構最新報告指出,「威他育路」地段每平方哇價格突破400萬泰銖,成為全城最高價區域。儘管整體土地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逾四成,但市中心黃金地帶依然吸引大型開發商持續競標。
報告顯示,今年前七個月(1月至7月),泰國全國土地及房產交易總額約4039億銖,較去年同期的6893億銖下降41.4%,為近16年來最低。然而,高價地段仍維持強勁需求,特別是中央商務區(CBD)與捷運延伸線沿線。研究指出,這些地區供給有限,地主普遍不願降價,導致「上漲後即不回落」成為市場常態。
Colliers Thailand研究與傳播部門主管帕察猜(Phattarachai Taweewong)指出,雖然泰國面臨地緣政治衝突、通膨與國內政治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但高端地段的土地價格依舊堅挺。許多開發商與投資人將曼谷核心區視為長期資產,特別是外資與大型本地企業爭相布局,使得地價屢創新高。
威他育路地段目前以每平方哇400萬銖領先,其次為後園、色隆與沙吞等區域,價格落在每平方哇180萬至250萬銖間。該走勢與泰國央行統計的整體交易量下降形成鮮明對比,顯示高價地段的市場結構與一般住宅區脫節。
市場亦出現多宗高價交易案例。三年前,SANSIRI公司以每平方哇390萬銖購入沙辛路400哇土地,創下當時歷史紀錄;而AIA泰國則於2021年以35億銖收購拉差達披色路8萊土地,平均每平方哇約110萬銖。去年底至今年初,奇隆區亦有土地以每平方哇300萬銖成交,顯示市場高端板塊仍具活力。
不過,帕察猜指出,由於整體經濟尚未回穩,多數中小型開發商轉向郊區發展中低價住宅與公寓項目,以迎合可負擔市場(affordable market)需求。同時,大型品牌仍掌握談判優勢,地主則藉此抬高價格,部分地段成交期被迫拉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價屢創新高的背景下,部分地主開始改變經營模式,由出售土地轉為租賃(leasehold)或與開發商合作開發(joint venture)。此趨勢反映出地主對土地長期升值的信心,以及市場結構從「買斷」轉向「合作」的轉型。
展望2026年(2569年),Colliers預測CBD地區的地價仍將持續上升,尤其是素坤逸、色隆與沙吞路沿線。地主普遍預期,核心地段土地供應有限,加上外資持續流入,價格難有回調空間,租賃與合資開發將成為主流模式。
圖片來源:Prachacha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