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經濟羅盤 泰京銀行推Reinvent Thailand平台

(台泰時報10月11日電)泰國銀行公會主席暨泰京銀行(Krungthai Bank)總裁巴永(Payong Srivanich)提出全新「Reinvent Thailand」平台,期以公私協作模式應對國內經濟放緩挑戰,推動永續成長與結構轉型。

巴永於泰國管理學會(TMA)主辦之「Future Forum 2025:The Great Transformation」論壇中發表題為《Reinvent Thailand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的主旨演講,指出此平台旨在成為政府與民間共同制定政策的「協作中樞」,以數據為基礎(Data-Driven)、成果為導向(Result-Oriented),為各屆政府提供施政方向與決策依據。

他表示,當前泰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全球市場不確定性、旅遊與出口放緩、民間投資外移及高額家庭債務,而政府亦因連年財政赤字與行政效率低下,難以有效支撐成長動能。「Reinvent Thailand」正是回應這些問題的具體行動框架,透過「公私協作、資料整合與政策共創」三大原則,為國家注入新動能。

巴永指出,該計畫首階段將聚焦兩項優先政策:一是整合家庭債務資料與擴大正式金融渠道,以減輕高利貸負擔並恢復消費力;二是提升民間部門競爭力,鼓勵投資創新技術、強化本地供應鏈,並透過人才培訓計畫提升勞動力技能,以支撐長期經濟韌性。

他指出,泰國當前三大結構性問題為:第一,經濟結構脆弱且貧富差距擴大,前10%高收入者掌握逾半國家收入,非正式經濟佔GDP約48%,導致稅收有限、政策推行受阻;第二,產業附加價值低且勞動生產力不足,國內投資率由金融危機前的41%降至目前23%;第三,公共治理效率偏低,超過10萬項法規重疊,政府資料未整合,財政壓力日增。

巴永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指出,泰國公共債務水準已偏高,需加強財政紀律並重塑支出結構。他強調,唯有通過結構改革與多方協作,方能確保未來財政與經濟的長期穩定。

「Reinvent Thailand」平台強調理念「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即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兼顧社會與環境效益,藉由民間創新與永續投資,推動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與ESG標準落實。巴永指出:「這不是向政府求援,而是共同行動,為泰國經濟找出持續發展的新路。」

該平台未來將整合政府單位如泰國央行(BOT)、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C)及財政政策辦公室(FPO),共同制定長期政策藍圖,並開放企業、研究機構及公民社群參與政策設計,形成「全民共創經濟」新模式。

巴永最後強調,唯有以數據決策、創新驅動與社會共創為核心,泰國才能在新經濟浪潮中重塑競爭優勢,讓成長與包容並行。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