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泰國農業推廣署(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DOAE)宣布,2026年將成為泰國農業推廣的「轉型元年」,全面呼應農業暨合作社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operatives)政策方向,並以「市場導向、創新加值、提升收入」為核心戰略,推動農業轉型。
署長皮拉帕·科通(Peerapat Khorthong)表示,未來政策目標鎖定「農民收入必須增加三倍」,同時透過生產、行銷與人才培育三大面向整合,短期內推出具體計畫以解決農民實際需求,長期則建立追蹤與擴散機制,確保可持續發展。
2026年將以「新情境」推動工作,要求推廣人員從過去的「顧問」角色轉型為「變革領導者」,並建構符合氣候變遷挑戰的「氣候智慧型農業推廣系統(Climate Smart Extension System)」。推動方式採「雙軌策略(Dual Track Strategy)」,同時提升試點地區與全面推展,核心將落在5大策略、22個專案。
五大策略包括:一、發展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有效運用資源並降低燃燒農廢;二、強化病蟲害預警與監測,保障糧食安全;三、建構農業網絡,串聯生產、加工與市場;四、完善治理機制,防範農產品傾銷與市場失衡;五、升級行政與組織環境,建立透明高效的管理體系。
為達成目標,農業推廣署規劃九大行動機制,涵蓋22個專案。重點項目包括:建置200個氣候智慧農業示範農場,提升產能20%;推廣咖啡、香蕉與大豆等高收益作物,確保投資報酬率提升25%以上;建立農業GPS資料庫與即時追溯系統;開發至少30種耐氣候的高品質種子;並設立社區病蟲害防治中心,降低疫情面積15%、損失減少三成。
此外,推廣署將強化農業服務供應商(Agriculture Service Provider)培力,並推動至少100個農產品高端品牌,透過產品設計與電子商務提升競爭力,進軍國內外市場。同時,要求八成推廣人員轉型為「氣候智慧型推廣官(Climate Smart Extension Officers)」,能運用數位科技進行決策支援。
皮拉帕·科通強調,這不僅是傳統農業的終結,更是新農業藍圖的起點。透過透明、公正且可檢驗的管理,農業推廣署將引導泰國農民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邁向具韌性且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