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不是命運!專家籲五類職業應特別留意血管健康

【本報訊】醫界提醒,腦中風並非僅與年齡或遺傳相關,職業環境與日常習慣同樣扮演關鍵角色。近年臨床觀察顯示,有五類工作者須特別警覺,若忽視生活管理,恐讓中風風險大幅攀升。

首先是長期輪班與上大夜班者。睡眠不足會造成慢性發炎、荷爾蒙失衡,進而推高血壓與血糖異常的可能性。醫師建議,若工作性質必須熬夜,仍應努力規劃固定睡眠,保持臥室安靜昏暗,睡前半小時關閉手機,並定期檢測血壓與血糖。

其次是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物質的行業,例如建築工人、焊接師傅、或長期使用農藥的農民。這些工作使人體長期暴露於有害物質,血管容易慢性發炎,導致硬化提早發生,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風險。專家提醒務必佩戴 N95 等防護口罩,下班後徹底清潔,並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以追蹤血壓與血脂狀況。

第三類是伴隨高危險生活方式的職業。例如調酒師經常飲酒,夜間樂手習慣抽菸熬夜,廚師長時間接觸高鹽高油食物。這些不良習慣一旦累積多年,將使血管受損、膽固醇升高,增加中風機率。

此外,醫師也指出長時間缺乏活動的辦公族與高壓工作者同樣需注意。久坐少動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壓力過大則可能推高血壓,二者皆是中風的潛在因子。若無法避免工作型態,應透過增加活動量、調整飲食結構及紓解壓力來平衡。

專家強調,職業本身並非決定中風的唯一因素,真正的關鍵在於「隨之而來的生活型態與環境」。只要能調整習慣,例如減少飲酒、戒菸、增加蔬果攝取、保持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就能有效降低風險。最重要的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血管或代謝異常,才能預防疾病惡化。

醫界呼籲,大眾不必因工作而恐慌,但應從日常細節開始自我管理。腦中風並非無法避免,只要認識風險並及早行動,仍可大幅降低發病率,守護長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