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母親王基金會舉辦永續論壇 聚焦「全球危機.泰國解方」

【本報訊】泰國母親王基金會(Mae Fah Luang Foundation, MFLF)22日在曼谷詩麗吉國際會議中心舉辦「MFLF Sustainability Forum 2025」,以「全球危機.泰國解方」(Global Challenges, Local Solutions at Scale)為題,吸引政府官員、企業領袖與社區代表齊聚。會中強調,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升高,泰國要穩健邁向永續,必須結合政策、資金與在地力量。

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氣候變遷廳長皮魯恩(Pirun Saiyasitpanich)指出,國際規範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森林砍伐法(EUDR)將對出口造成壓力,若泰國碳市場不加速成熟,恐被邊緣化。他建議盡快推動《氣候變遷法》,建立基金與交易平台,才能確保2050淨零承諾不落空。

母親王基金會副主席迪沙帕那達(Dispanadda Diskul)則以社區案例說明,去年社區森林碳權交付量超出預期四倍,證明基層參與能帶來可觀效益。他強調,永續不能停留在「業務如常」,而要同時照顧環境與人民福祉,並積極嘗試 nature credits 等新興機制。

論壇分三場進行。第一場由金融與顧問機構探討如何讓經濟成長與永續共存。卡西康銀行副總格林(Krin Boonlertvanich)直言,金融業應扮演關鍵推手,調整資金流向綠色投資;BRANDi研究所共同主席皮亞查提(Piyachart Isarabhakdi)則提醒,政策要讓永續成為全民日常,才能帶動結構性轉型。

第二場討論焦點放在碳市場。泰國溫室氣體管理機構總監納功(Nakorn Trakwirapat)透露,T-VER標準正朝國際接軌邁進,並簡化跨境碳交易審批,未來將與航空業與國際組織緊密合作,提升泰國碳權競爭力。

第三場則由北部社區與國際顧問分享實例,說明森林保護如何帶來副業收入與旅遊商機,並成為減碳與在地發展的雙贏模式。PwC泰國高層表示,這類項目能同時符合國家目標與企業投資需求。

論壇最後舉行碳權交付儀式,共交付43,123噸二氧化碳當量,來自12個社區森林專案,數量創新高。基金會表示,這是「植樹也植人」理念的具體成果,過去五年已恢復超過25萬萊森林,未來將持續推進,以確保經濟與社會在永續基礎上共生發展。

整體而言,論壇凸顯泰國正加快永續轉型腳步,不僅是政策目標,更要落實在企業行動與社區日常,讓「永續」真正成為競爭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