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4日電)根據最新市場研究報告,全球植物性食品與替代蛋白市場正快速成長,預估至2029年將增加43%。隨著歐洲大型超市集團加速引進Plant-based產品,泰國被視為具潛力的供應國,當地業者正被呼籲把握時機,推動永續轉型並爭取市場份額。
非政府組織 Madre Brava 近日發布資料指出,植物性肉品與海鮮產品的需求持續攀升,不僅在歐美,亞洲市場亦有成長潛力。根據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數據,相關產品自2021年起銷售額已成長近三成,並預期2025年至2029年間將再擴張43%。隨著生產成本下降,植物蛋白食品的可及性逐步提高,市場接受度也在增加。
Madre Brava 泰國區總監維查雅帕(Wichayapat Piromsan)指出,這是傳統肉品業者推動轉型的重要時刻。她表示,Plant-based產品不僅符合消費者對健康與永續的需求,也有助於實現泰國依據《巴黎協定》所提出的氣候目標。
該組織強調,植物蛋白能有效降低環境衝擊。例如,與豬肉相比,Plant-based產品可減少88%的溫室氣體排放,與雞肉相比則降低67%,同時減少94%以上的用水量,並有助於減輕國內懸浮微粒(PM2.5)污染壓力。
目前,泰國畜牧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僅次於稻米耕作。若計入飼料生產,畜牧業每年排放量高達3,9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專家指出,若能推動國家層級的Plant-based轉型,將顯著降低農業部門排放,並同時改善國民健康。
另一方面,歐洲零售業者正釋放強烈信號。Lidl 設定目標,2030年前將31個市場的植物性食品銷售額提升20%;Ahold Delhaize 亦宣布,同年旗下產品的蛋白質來源將達成「植物與動物各占一半」的結構。分析人士認為,這使歐洲成為出口導向國家的重要新藍海市場。
泰國作為「世界廚房」,擁有龐大的食品產業基礎與生產技術,且已有多家大型食品企業涉足植物蛋白產品。業界認為,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擴大,泰國有機會強化自身供應鏈優勢,將Plant-based產品定位為出口主力,並提升價格競爭力。
維查雅帕最後指出,歐洲零售巨頭的政策展現明確趨勢,對泰國而言是難得的出口契機。她呼籲業者不僅要擴大產品線,更應打造「美味、便利且永續」的產品組合,以滿足國際買家與消費者的雙重需求,並在全球食品轉型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