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P組團出擊 四區拓市抗美稅

(台泰時報10月4日電)泰國商務部轄下國際貿易促進廳(DITP)為協助出口商因應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近期啟動「特別任務小組」(Special Task Force: STF),並聯合多個民間組織,帶領貿易代表團深入四大新興市場,包括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及印度,以拓展新商機、分散風險並維持就業穩定。

DITP指出,該專案獲得政府特別預算3,000萬泰銖支持,目標是幫助受「川普關稅」(Trump Tariff)影響的企業尋找替代市場。行動中共組成五支代表團,涵蓋汽車零件、食品、建材、機械、家具等多個產業,共179家企業參與,最初設定的商機目標為16億泰銖。

國際貿易促進廳廳長蘇南塔(Sunanta Kangvalkulkij)表示,該計畫成果超越預期,創造逾30.28億泰銖的訂單,幾乎是原目標的兩倍。她強調,專案不僅直接為出口商開拓新市場,也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從物流、包裝到相關製造業均受惠,對國內就業起到穩定作用。

具體成果包括:在拉丁美洲(阿根廷、智利、巴西),出口汽車零件、建材與食品小吃,訂單價值近5.95億泰銖;在中東(阿聯酋),食品及寵物食品創造2.07億泰銖訂單;在非洲(馬利、塞內加爾、象牙海岸),農業機械與加工設備達7.97億泰銖;在印度,家具、建材與大型專案用品締造13.29億泰銖,另有食品與加工業商品創造1億泰銖需求。

蘇南塔指出,特別是在拉美市場,反應超乎預期,智利及阿根廷買家對泰國商品表達高度興趣,並要求擴展合作至加勒比及中美洲市場,如哥倫比亞、秘魯及厄瓜多。她強調,與私部門組團出訪,能增強信任感,遠比企業單獨開拓市場更有效率。

據悉,本計畫參與的149家出口商受益顯著,除直接訂單外,還有助維持相關供應鏈的就業。政府僅投入3,300萬泰銖,即換來超過30億泰銖的經濟效益,被視為近年最成功的對外貿易專案之一。

展望未來,DITP將依循商務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umpan)的「Quick Big Win」政策,於2025年最後四個月再推三支代表團,分別鎖定中國西部(成都、重慶、西雙版納)、東協(越南)及印度(孟買)。商品範疇涵蓋食品飲料、母嬰用品及環保產品,預期再創19億泰銖以上商機。

蘇南塔補充,DITP也計畫安排特別洽談會,邀請美國大型進口商來泰洽購,以開闢新的銷售渠道。她預測,今年泰國出口值有望成長6%至7%,達12兆泰銖,刷新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