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輔助 膝關節手術拓國際市場

(台泰時報10月4日電)泰國曼谷消息,曼谷國際醫院宣布引進最新型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系統 VELYS™ Robot-Assisted Solutions,成為全國首家應用此技術的醫療機構。自2024年10月投入臨床以來,一年間已完成超過180例手術,其中六成為泰國患者,其餘四成則來自海外,反映出此技術逐漸獲得國際患者的青睞。

曼谷國際醫院助理執行長暨院長拉塔彭(Rattapong Ampanwong)指出,膝關節退化仍是泰國社會高齡人口的重要健康課題,估計全國受影響人數超過600萬人。該院定位為「骨科與神經專科醫院」,已累積二十年以上手術機器人運用經驗,涵蓋胸腔、腹腔、婦科及關節等領域。隨著VELYS™系統正式導入,能夠進一步提高手術精準度,降低誤差並改善患者術後生活品質。

院方數據顯示,自引進一年內,約七至八成患者傾向選擇機器人輔助方式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僅少數患者仍因費用問題持保留態度。該技術與傳統手術費用相差約3萬至4萬泰銖。然而,院方強調,此價格仍具競爭力,並符合全球醫療趨勢,美國及歐洲亦已廣泛推行相關機器人輔助手術。

據悉,該院膝關節手術量於2024年至2025年間成長逾四成。展望2026年,醫院將持續以泰國本地患者為主要族群,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中東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緬甸及孟加拉等地,吸引更多國際患者赴泰接受治療。

專責關節外科醫師潘塔功(Phanthakorn Panichkul)表示,過去膝關節退化主要發生於60歲以上人群,但近年已有提前至50歲左右的趨勢。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應用正逐步提升,尤其新一代系統能減少術前檢查流程,例如不必依賴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從而縮短整體治療時間。

目前泰國共有8台相關機器人系統,分布於曼谷醫院集團、其他私立醫院及醫學院。臨床數據顯示,九成以上患者對於手術結果表示滿意,術後感染率與再次手術比例均維持在極低水準。院方同時提醒,手術效果除依賴人工關節材質與醫師操作外,患者術後進行物理治療及康復意願亦是關鍵因素。

拉塔彭表示,醫院將持續引進安全且具國際認證的新技術,以提升治療成效與患者可及性。他並強調,未來將努力控制費用水平,使泰國民眾能普遍負擔得起相關手術,進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提升生活品質。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