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任期經驗 前總理重申為民初心

(台泰時報10月3日電)泰國前總理兼主要政黨領導人於10月3日透過社群平台發表一段長達23分鐘的影片,回顧其執政兩年的經驗與挑戰,並強調「任務尚未結束」,若有機會再次獲得信任,將持續推動民生政策,落實「以人民為核心」的政黨理念。

該段影片由其政黨官方帳號發布,內容涵蓋多項施政重點,包括大眾運輸票價20銖全線政策、平價住房計畫、全民健保「30銖看病全國通用」、推動軟實力及吸引外資等。前總理指出,這些政策體現了政黨的核心基因,即以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為最終目標。

她回顧任期內的施政困難,指出泰國總理更迭頻繁,導致政府穩定性不足。然而她認為,無論誰接任,關鍵在於為未來奠定基礎,否則後人需重新起步,延誤國家發展。她表示,能在任內一年時間為國效力,雖充滿挑戰,仍感到榮幸。

前總理亦談及多項突發事件,包括上任初期遭遇北部洪水,當時尚未完成國會施政報告,導致行政權受限,難以及時應對。隨後政府加快防災措施,並與相關機構研擬長期水資源管理計畫,以保障工業走廊(EEC)及投資需求。她強調,若能建立完整的水利系統,未來可減少救災開支,改以長遠規劃解決問題。

影片中還提到,任內遭遇車禍火災、地震、國際稅制爭議及邊境緊張等挑戰。她形容過去一年是「最需要全力以赴的一年」,所幸政府與防災機構強化了通報與應變系統,包括透過手機警示訊息提升民眾安全。

在政策延續上,她表示最遺憾的是未能完成「捷運20銖全線」與「全民住房」計畫。她認為,合理的交通費與住房能直接改善國民生活,提升工作意願與國家生產力,若政黨再次執政,將優先推動此類政策。

教育方面,她提及需擴大獎學金與海外交流機會,讓年輕世代接觸多元視野,並推動「ODOS」計畫,提供學生參與海外夏令營的機會,以培養創意與國際化人才。

經濟層面,她指出,過去十年泰國經濟低迷,執政期間曾成功吸引逾1兆銖外資,涵蓋數據中心、電動車與半導體等產業,並推動「陸橋計畫」(Land Bridge),期望打通區域物流。她表示,若計畫落實,將帶動龐大經濟流動。

觀光方面,前總理指出,泰國需開發「人造景點」(Man-made Destination),藉此延長旅客停留時間,帶動消費與就業。她舉例,新加坡藉娛樂綜合體成功吸引長住觀光客,泰國也應尋求類似模式,包括F1賽事與大型音樂節。

在醫療方面,她提出「30銖全國看病」政策,強調醫療可近性的重要,並希望改革舊制度,避免民眾因等候而失去工作與收入。同時,她也推動電影及音樂回饋計畫(Cash Rebate),鼓勵國際團隊來泰取景,促進地方經濟。

安全議題方面,她強調,已成功聯手緬甸打擊詐騙集團,並借鑑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禁毒政策,進一步推動戒毒與復健措施,幫助成癮者回歸社會。

最後,她表示,無論政治局勢如何變動,「政黨的DNA」始終是以人民為中心。她相信若有機會再度執政,即便自己不再擔任總理,該理念仍將延續,為泰國民眾創造更好的未來。

 

圖片來源:Prachachat Busines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