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3日電)泰國普吉島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轉折。最新資料顯示,當地高端別墅新建案面臨供過於求,待售單位超過1,900戶,估計至少需要四年才能完全消化;相對之下,中古住宅因價格實惠、空間寬敞而迅速走俏,銷售熱度已超越新盤。
根據泰國不動產資訊中心(REIC)發布的報告,2025年上半年普吉島新推出的別墅單位僅298戶,較去年同期大減74.3%;同期新銷售量亦大幅下滑七成,只剩231戶。與此同時,市場餘屋卻持續攀升,目前累計1,908戶,總值約737億泰銖,造成吸收率從每月5.5%降至僅1.8%,若照現況推算,需逾四年時間才能完全去化。
普吉島不動產協會會長美塔蓬(Metapong Upatising)分析,市場冷卻並非單純受到中國經濟疲軟或國際局勢影響,而是源自疫情後開發商過度樂觀,集中推出大量定價在1,000萬至4,000萬泰銖之間的別墅案,導致嚴重供給失衡。尤其中國買盤自年中明顯減弱,使得交易急速降溫。
不同地段的表現也存在落差。報告指出,位於「帖卻薩通—是訕通」一帶雖仍是交易量最高的區域,但待售庫存多達924戶,部分案子估計需超過五年才能消化;「卡馬拉」區則表現相對穩健,吸收率達6.8%,僅九個月即可去化。反觀「邦濤—蘇林」高端市場壓力沉重,售價逾4,000萬泰銖的別墅待售249戶,上半年僅成交20戶,推算需六年半才能完全去庫存;而「拉威海灘」更嚴峻,中價位別墅若維持目前銷售速度,去化期長達244個月,相當於20年。
在新屋市場停滯之際,中古市場卻逆勢突圍。REIC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交中中古住宅占整體市場比重達63%。主要原因在於價格優勢明顯:同區段公寓,新盤平均每平方米12.1萬泰銖,而中古僅6.8萬泰銖,不僅單價低近一半,面積普遍更大,具更高性價比。許多投資人選擇出售先前購置的房產,以套現或鎖定利潤,進一步推動二手市場活絡。
業界認為,豪宅別墅仍具價值,但市場節奏與定價策略亟需調整。美塔蓬直言,過去普遍認為「高端房產永不過剩」的觀念已被打破,如今開發商必須重新定位,開發更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並鎖定不僅限於國際富豪,也包括有投資意願的本地買家。
分析人士指出,普吉房市並非走向崩盤,而是進入「新遊戲規則」。未來誰能靈活應對市場飽和現象,誰才能在長跑式的房地產競爭中勝出。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