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盤放緩 泰國公寓成交縮水

(台泰時報10月2日電)泰國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上半年顯現降溫,外國人購買公寓的交屋數據明顯下滑。根據泰國房地產資訊中心(REIC)公布的最新報告,2025年上半年外國人完成的公寓過戶交易共7,167戶,總值287.11億泰銖,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下降1.3%,金額更下滑12.6%。

報告分析,主要原因來自國內與全球經濟放緩,削弱了外國買家的消費力與投資信心,使其購置決策更趨謹慎。即使整體規模下滑,外資仍在泰國公寓市場中保持一定份額,上半年外資購屋占總成交量13.9%,在金額上則達23.1%,顯示國際買家雖然減少,但仍是重要支柱。

進一步檢視第二季數據,外資過戶數量與金額全面下降,共成交3,248戶,總值123.18億泰銖,使用面積13.42萬平方公尺,分別年減2.2%、16.9%與11.4%。這一結果反映外資需求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對投資置產表現謹慎。

從買家結構觀察,中國買家仍為最大群體,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維持主導地位。另一方面,英國買家雖數量不多,但單筆交易金額最高,平均每戶達515萬泰銖,平均面積57.5平方公尺,呈現自住兼長期投資需求。俄羅斯、美國及部分東協國家則分居其後,顯示市場來源依舊多元。

REIC進一步指出,今年上半年外資購買公寓的平均單位面積為41.7平方公尺,平均單價400萬泰銖,相當於每平方公尺約96,136泰銖,顯示外國人仍偏好中高價位產品,集中於曼谷、清邁及沿海旅遊城市等主要地段。這一趨勢顯示市場雖量減,但價值維持穩定。

產業觀察人士認為,短期內泰國房地產將受制於外部經濟因素,包括美國與歐洲利率政策走向,以及中國經濟復甦速度,這些皆影響外資投資決策。但長期而言,泰國基礎建設與新經濟計畫有望持續吸引外國買家,尤其對於有意建立第二居所或配置長期資產的群體,泰國仍具吸引力。

綜觀目前情況,外資公寓交易出現「量縮質穩」格局,雖然數據下滑,但結構顯示買家逐漸轉向更具實力與長期需求的族群。市場預期下半年在經濟環境逐步改善下,國際買盤將有回升空間,惟短期仍需關注外部經濟壓力的變化。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