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2日電)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艾克尼迪(Ekniti Nitithanprapas)1日表示,近期泰銖走勢已逐步轉向貶值,並強調政府與泰國中央銀行持續合作,確保匯率波動不脫離經濟基本面,避免市場出現過度投機。
艾克尼迪指出,他已與泰國中央銀行總裁威泰(Sethaput Ratanakorn)多次會商,雙方共識是必須準確判斷影響匯率的來源,才能制定適切對策。他強調,儘管泰銖目前已較先前回落,但若匯率變動屬於經濟基本面驅動,就屬於正常現象,關鍵在於防止匯市被短期炒作所左右。
他進一步解釋,市場曾流傳「黃金出口影響匯率」的說法,但經由財政部與中央銀行分析後,認為此因素影響有限。據統計,近期泰國向鄰國(如柬埔寨)出口黃金總額約600億至700億泰銖,折合僅約20億美元,相較於整體資金流入規模,影響比例極小,難以成為泰銖升值主因。
艾克尼迪並分析,先前泰銖走強主要來自三個渠道。第一是經常帳盈餘顯著擴大,特別是在上半年出口加速,導致美元大量流入並兌換為泰銖;第二是外資持續流入債券市場,使美元轉換為泰銖投資;第三則與利率差有關,吸引資金進入泰國市場。然而,隨著美國聯準會近期降息,相關優勢已減弱,泰銖走勢因此轉向疲軟。
財政部與泰國中央銀行均強調,未來將持續監測國際市場動向,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走向與全球資金流動情況,同時確保泰國金融市場維持穩健。艾克尼迪重申,目標並非追求固定匯率水準,而是確保泰銖波動幅度與國際經濟環境相符,以維護出口商、進口商及投資人信心。
目前,泰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國際收支結構仍受到出口與外資流向影響。專家認為,匯率的穩定對於進出口企業營運及物價管理至關重要,政策制定者需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維持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Posttoda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