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9月30日電)泰國曼谷消息,能源部長阿塔蓬(Ataporn Rerkpiboon)30日在國會政策說明中指出,價值逾一千億泰銖的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CCS)專案,雖已討論超過兩年但始終未能啟動,政府已設定期限,必須在四個月內完成「起步」程序,為日後長達十年的完整開發奠定基礎。
阿塔蓬是在國會報告「能源快速成果計畫」(Big Quick Win)時作出上述說明。他表示,能源部將扮演推動泰國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的核心角色,相關工作將包括社區電力專案、更新電力發展計畫(PDP),以及推動大型碳封存計畫。
根據能源部評估,社區電力專案一旦全面展開,每年可減少約36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而PDP更新將在四個月內完成,確保電力規劃符合2050淨零路徑。阿塔蓬指出,雖然泰國正持續發展綠能與造林,但僅憑現有措施仍不足以完全消除排放,因此必須透過CCS技術,將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後注入地下進行長期封存。
阿塔蓬表示,過去兩年未能推進CCS,主要因相關法律與規範尚未建立。依照目前初步調查,泰國海岸外約200公里處存在具潛力的封存地層,但若要進一步勘探,必須制定完整的法律框架,涵蓋環境審查、勘探許可、海關檢驗等面向。由於現行法律主要針對石油與天然氣開採,尚未有針對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的規定,導致勘探船隻無法獲准進入。
能源部正計畫與日本展開合作,由日方提供技術與資源,共同進行詳細的海域地質勘查。但阿塔蓬坦言,若法律空白未能補上,勘探仍將受阻。為此,他已要求相關單位在四個月內完成必要法規,以便正式「起步」。
他強調,CCS專案投資規模龐大,金額估計高達數千億泰銖,建設與營運周期長達十年。若未能及時啟動,恐將影響泰國整體減碳進度,進而拖延淨零目標。
目前能源部已著手組建新一屆PDP規劃小組,並同時推動CCS法規草案。阿塔蓬指出,這兩項工作必須同步進行,才能確保泰國能源轉型與碳管理相互銜接。他也呼籲國會各黨派合作,盡快審議與通過相關規範,以避免再次延宕。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報告,CCS被視為達成全球淨零目標的重要工具。許多國家已投入大規模建設,例如挪威、澳洲等均有成功案例。阿塔蓬表示,泰國若能在2029年前完成首批設施建置,將有助提升國際投資信心,並鞏固東南亞區域能源樞紐地位。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