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AI生成 照片日期:2025年9月23日
【本報訊】9月22日,韓國與泰國於首爾正式展開第七輪「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EPA)談判。此次會議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 MOTIE)主導,將持續五天。據悉,討論內容不僅包括傳統的貿易與投資,還納入服務業、數位經濟、供應鏈安全、觀光發展以及環境合作等領域,談判層次與深度均明顯提升。
與會官員指出,此次CEPA談判是在過去雙邊「經濟夥伴協定」(EPA)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雙方於八月達成共識,認為應將合作範疇擴大至新興經濟議題,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及供應鏈強韌化,顯示兩國均希望藉由制度化安排提升經濟韌性。
韓國方面表示,該國正積極推動市場多元化,減少對少數主要市場的依賴。泰國作為東協第二大經濟體,內需潛力龐大,亦為韓國企業在東南亞布局的重要樞紐。韓國視泰國為深化合作的關鍵夥伴,期望透過CEPA加強在製造業、數位科技及觀光產業的協同發展。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次官補盧建基(No Kwon-ki)在會中強調,CEPA將不只是降低關稅或放寬市場准入,而是雙方經濟合作的重要基石。他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多變,全球供應鏈受地緣政治與貿易保護主義影響日益脆弱,韓泰若能透過CEPA建立穩定制度架構,將有助於兩國共同應對挑戰,並提升區域競爭力。
泰國方面則期望藉由協定吸引更多韓資投入,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與綠色經濟領域。同時,也希望協助本國企業進一步融入全球價值鏈,增強出口競爭力。據悉,泰方代表團亦關注協定能否在旅遊與文化交流上帶來實質推動,因泰國長期以來是韓國旅客的重要目的地。
談判內容還涉及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及環境永續合作,反映兩國在經濟合作上更加多元與務實。觀察人士認為,若協議能在未來數輪談判中完成,將進一步鞏固韓泰在亞洲區域經濟網絡的地位,並提升東協與東北亞之間的互聯互通。
分析指出,這一輪談判的進展將成為評估雙邊關係的重要風向。由於CEPA涵蓋範圍廣泛,談判過程勢必複雜,但雙方均展現高度誠意與政治決心,外界預期成果可望超越傳統自貿協定,打造出更符合二十一世紀經濟需求的合作模式。
整體而言,此次首爾談判不僅是韓泰經濟關係的升級契機,也象徵兩國希望在區域經濟架構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雙方企業創造新機遇,並為亞洲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
整體而言,此次首爾談判不僅是韓泰經濟關係的升級契機,也象徵兩國希望在區域經濟架構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雙方企業創造新機遇,並為亞洲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