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4日電)泰國政府擬設立總額200億泰銖的救助基金,用以收購金額低於10萬泰銖的小額家庭不良債務(NPL),以緩解日益嚴峻的民間負債問題。此計畫將由國營的素坤蔚資產管理公司(Sukhumvit Asset Management, SAM)統一管理,透過債務重組方式為債務人提供更長的還款期限與較低利率。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艾克尼提(Ekniti Nitithanprapas)表示,財政部將於11月3日向經濟內閣提案,隨後再提交內閣會議審議。此次救助資金將動用金融機構發展基金(FIDF)剩餘餘額,用以收購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持有的特定小額呆帳,避免新增壞帳擴散。
艾克尼提指出,政府選擇透過既有的國營機構SAM執行此案,而非新設資產管理公司(AMC),以加速紓困進程。SAM將依據債務人償付能力,重整債務條件,包括降低本金、減免部分利息及延長繳款期限,協助民眾逐步恢復正常信用紀錄。
為促進債務管理機制長期穩定,政府亦將導入與全國信用資訊公司(NCB)合作的「資訊為本放貸」(Information-Based Lending)模式,並推出全新「Ari Score」信用評分系統,用以衡量債務人的財務紀律與還款行為。具良好繳款紀錄者,未來可獲進一步利率減免。
參與計畫的債務人須同意提供完整財務資料,包括日常開支與公共事業帳單等資訊,以便機構準確評估實際償債能力。艾克尼提強調,該措施旨在為家庭債務者創造「財務喘息空間」,減少激進催收行為,並鼓勵民眾養成健全理財習慣。
他並透露,長期目標是透過政府儲蓄銀行(GSB)提供額外支持,推動全國家庭債務者的永續復甦。財政部期望此舉不僅能改善民間負債結構,亦可強化信貸市場穩定性,促進中低收入戶重新進入正規金融體系。
根據官方數據,泰國家庭債務總額已超過GDP的90%,為東協地區最高之一。此次針對小額債務族群的紓困方案,被視為政府在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與提振內需信心上的重要一步。
圖片來源:Nation 圖片日期: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