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通過延長餐飲與娛樂場所營業及銷售酒類時間的新政策,允許營業至凌晨四時,並取消下午兩點至五點的禁售時段,目標在於促進觀光與內需消費。業者預估,政策實施後整體營收可望成長約30%,同時增加政府稅收。
泰國餐飲與旅宿業協會顧問蘇拉貼(Sorathep Rojpojnaratch)指出,現行法律規定下午禁售酒類長達三小時,導致外國遊客在旅途中常因無法點酒而轉往他處用餐。「這段時間形成巨大的收入空窗,有些餐廳選擇停業,有些則暗中販售,造成經濟與法規都失衡。」
他認為,若政策落實,餐飲與酒吧營收可即時提升兩至三成,同時促使業者願意登記入法,政府亦能藉此擴大稅基。根據規畫,具合法營業執照的業者可獲准營業至凌晨四時,須繳交7%增值稅及10%特種稅,稅收總額高於一般餐廳,有助於提升財政收入。
然而,業界仍對部分條文表達憂慮。依據草案內容,若逾營業時間仍有顧客留店飲酒,業者可能面臨最高1萬銖罰款。蘇拉貼表示,此規定過於嚴格,恐導致執法人員出現自由裁量空間,「若客人酒還沒喝完卻被迫離開,既影響服務體驗,也使店家承擔額外風險。」
目前相關業者已透過政府發言人席里蓬(Siripong Angkasakulkiat)向行政部門反映意見,總理已要求觀光與體育部檢討細節,以防新法造成不必要的營運障礙。
內閣消息指出,政策預計於年底前完成審議,並於明年元旦起實施,正值觀光旺季。官方認為,此措施不僅能帶動夜間經濟,也將促進都市觀光與地方稅收成長。對於社會關切的酒駕問題,官員強調關鍵在於「嚴格執法」而非「限制銷售時間」,並承諾將同步加強交通與公共安全管理。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