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0日電)泰國人民黨籍國會議員拉西曼(Rangsiman Rome)10日召開記者會,警告「灰色資金與詐騙集團正逐步滲透泰國金融系統」,恐透過合法機構進行洗錢與權力滲透。他呼籲政府儘速與國際單位合作,全面追查並打擊相關網絡,尤其是涉嫌與政界高層及境外資金有關的跨境洗錢活動。
拉西曼身兼國會國家安全、邊境事務與國家改革特別委員會主席。他指出,過去單純的詐騙集團已演變成結構嚴密的國際洗錢網絡,不僅牽涉龐大資金流,更滲透至地產、能源與金融產業。這些非法資金多由周邊國家流入,並透過基建與投資項目掩飾來源,形成「合法化的灰色經濟」。
他表示,部分資金疑似流入泰國證券監理委員會(SEC)管轄的上市企業與能源相關公司,並藉由境外控股結構隱匿實際受益人身分。若不及時防範,恐使泰國淪為「洗錢機器」,損害誠實經營者利益,並影響國際金融體系對泰國的信任。
拉西曼特別提及一家名為「Hui Wan」的公司,據信與柬埔寨政治家家族有聯繫,且被美國當局列為洗錢高風險監控對象。他引述調查資料指出,該網絡的資金流動規模高達3.3兆泰銖,僅是整體系統的一部分,顯示灰色資金正積極尋找進入泰國的管道。
為防止泰國成為區域洗錢樞紐,拉西曼提出三項具體建議:
第一,調查生物辨識資料濫用。
他呼籲政府徹查涉嫌收集人民虹膜與臉部辨識資料的公司,估計受影響人數逾百萬。這些資料可能被用於偽造身分與非法金融交易,並與柬籍商人殷烈(Yim Leak)旗下的BIC銀行相關,涉及約20億泰銖資料交易。
第二,加強國際執法合作。
拉西曼建議泰方與美國國土安全部(DHS)、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合作,聯合調查6至7家位於新加坡的公司或基金,這些機構疑協助詐騙集團以加密貨幣進行洗錢與資金轉移。
第三,強化金融監理與加密資產規範。
他敦促泰國證券監理委員會加速推行「Travel Rule」監管制度,追蹤虛擬資產轉帳來源,以堵住洗錢漏洞;同時要求泰國央行調查與柬埔寨籍上議員良帕(Leang Phat)有關的銀行帳戶,其在泰國持有大量資產。
拉西曼補充,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將於10月30日召開特別會議,傳喚財政部副部長瓦拉帕(Worapark Thanyakam)出席說明,釐清BIC銀行及其關聯集團在泰國境內的資金流動與監管情況,作為後續立法及執法依據。
他強調,若不及時阻斷「灰色資金」與政治勢力結合,泰國將面臨長期經濟與安全風險。他呼籲政府採取「全國性聯防」策略,並透過國際協調共同防堵洗錢與詐騙網絡。
圖片來源:PostToda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