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邊境掃雷爭議 主權聲明引發外交波瀾

(台泰時報10月10日電)泰國與柬埔寨邊境再現外交摩擦。柬埔寨政府10日致函泰國第一軍區,要求暫停位於沙繳府(Sa Kaeo)農占(Ban Nong Chan)及農也攪(Ban Nong Ya Kaeo)村的掃雷行動,理由是該計畫與兩國《邊境總委員會協議》(GBC)精神不符,並強調最終決定應由更高層級主管部門裁定。

事件起因於泰國第一軍區行動中心於10月10日向柬埔寨第51步兵旅發出正式通知,表示將在農占與農也攪地區展開掃雷作業,以確保邊境安全與居民生活安全。該行動屬於既定邊境清理計畫之一,旨在移除舊有地雷與未爆彈,為未來邊境合作創造條件。

然而,柬埔寨方面隨即回函表示反對,主張相關地區為「有爭議區域」,要求泰方停止作業,並呼籲雙方應透過GBC框架協商處理。泰國方面則回應指出,該地區完全屬於泰國領土,清理行動不涉及越境或侵犯他國主權問題。

事件曝光後,泰國陸軍官方臉書帳號「Royal Thai Army – Update」於上午發布聲明,內容指出:「農占與農也攪屬於泰國主權範圍內。#支持泰軍 #捍衛主權」。該貼文引發網路熱議,大批泰國網民留言支持軍方立場,並強調「這是泰國的土地,不必徵求他國同意」。

部分民眾批評柬方做法過度干涉,認為泰國若讓步,恐損及國家尊嚴。也有學者指出,邊境地雷清除作業原應屬人道合作層面,雙方應避免以政治或領土角度升高爭議,以免影響長期雙邊關係。

泰國外交部長希哈薩(Sihasak Phuangketkeow)隨後在記者會中重申,泰國對邊境和平合作仍秉持四項原則:維護主權完整、尊重既有邊界條約、透過對話解決爭議、以及確保邊民安全與經濟發展。他強調,外交途徑仍是解決所有邊境問題的唯一方式。

據了解,泰柬兩國多年來曾多次針對邊界掃雷與土地劃界問題展開協商,特別是在柏威夏寺(Preah Vihear)周邊地區仍存多處地雷帶與未爆彈。雖然雙方近年加強合作,但因歷史疆界與地圖解讀不同,部分區域仍偶有分歧。

軍事觀察人士指出,此次事件顯示兩國在邊境管控上仍存在敏感與不信任,未來若處理不當,恐影響兩國經貿與旅遊往來。另一方面,泰方強調掃雷計畫將持續推進,但會透過外交管道與柬方保持溝通,以避免誤會升級。

截至目前,泰國軍方並未宣布停止作業。外交部表示將密切關注後續情勢,並維持與柬方的高層溝通管道,確保事件不影響雙邊整體關係。

圖片來源:Army Military Force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