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9日電)曼谷市長查恰(Chadchart Sittipunt)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捷運綠線經營及財務問題表示,目前曼谷市政府每年須支付約80億泰銖的營運費用,但實際收取的票價收入僅約20億泰銖,財政負擔沉重。
查恰指出,儘管票價本身並未直接與債務償還掛鉤,但因營運開支龐大,市府不得不以其他公共預算進行補貼。這意味著即便是未搭乘捷運的市民,也必須間接承擔相關費用,對納稅人而言並不公平。
他強調,為確保財政永續並維護乘客利益,曼谷市政府正研究調整票價結構的新方案,目標是讓收費更能反映實際營運成本,同時兼顧不同收入層級與出行距離的公平性。根據初步評估,未來全線最高票價預計不會超過65泰銖。
查恰進一步說明,新的票價制度可能採取「分段計費」或「距離遞增」方式。對於市區短程乘客,票價或將比現行更低;而長途乘客則需依行程距離支付較高費用。目前相關部門正進行詳細成本分析與民意評估,預計方案將於明年定案後提交市議會審議。
他表示,綠線鐵路是曼谷公共運輸的重要骨幹,乘載量龐大,但其財務結構長期失衡。過去多年,市府與營運商之間的債務爭議累積已久,總金額超過1,100億泰銖。市政府希望能以制度性解決方案取代臨時補貼,以確保服務持續與品質穩定。
查恰同時重申,曼谷市府將秉持「公開、透明、以民為本」原則,確保票價改革過程公平且符合公共利益。他指出:「任何新的收費方案都必須以乘客福祉為核心,並基於實際數據與成本,讓市民了解每一泰銖的用途。」
據了解,近期中央與地方政府正同步檢討多條都市鐵路的收費制度。交通部長披帕(Phiphat Ratchakitprakarn)日前亦向內閣提案,建議將紅線與紫線全程票價暫定為20泰銖,以減輕民眾生活負擔。業界分析認為,曼谷綠線作為最長路段,若能成功調整結構,將成為後續票價改革的重要參考案例。
目前市府已指派專責工作小組負責成本審查與公眾溝通,並計畫舉辦公聽會以蒐集意見。查恰表示,他期望最終方案能平衡營運可持續性與民眾可負擔能力,讓大眾運輸真正成為曼谷永續城市發展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