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8日電)泰國商會大學經濟與商業預測中心8日發布最新報告,宣布將2025年泰國經濟成長率預測由1.7%上調至2.0%,主因出口超出預期、民間投資恢復成長,以及政府刺激措施推動內需。該中心指出,政策效應預計將為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約0.44個百分點,反映整體經濟動能正逐步回升。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泰國GDP成長達3%,高於先前預估,主要受出口表現強勁帶動。上半年出口增幅達15%,遠超原定目標,受惠於美國進口需求增加,使全年出口成長預測由2.5%上調至6%。同時,民間投資自長期負成長轉為正成長1.4%,成為支撐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
在內需方面,政府推行的「半半計畫加強版」與「低收入補助卡」政策預計將釋放約820億泰銖的資金至市場,其中「半半計畫加強版」規模約590億銖,「低收入補助卡」約230億銖,兩者合計可望推升今年GDP額外成長0.44%。
不過,該中心同時指出多項不利因素。包括外國遊客上半年僅達1670萬人次,復甦率約為疫情前的80%;泰柬邊境衝突導致貿易受阻,估計損失逾590億銖,拖累GDP約0.32%;另有36省受洪災影響,災區面積達530萬萊。加上政府為少數派執政、政治穩定性不足,均可能限制下半年經濟擴張。
展望未來,該中心設定三種情境:
在基準情境下,全年GDP維持成長2%,為最可能發生的狀況;
在悲觀情境中,若美國將「在地生產比率」要求提高至60%、泰政府提前解散國會、邊境持續封閉且外國旅客減至3300萬人,GDP或降至1.2%;
而在樂觀情境中,若邊境於10月重新開放、外國旅客達3400萬人,且跨國稅務談判延後完成,GDP有望升至2.4%。
報告並建議,泰國央行應考慮下調政策利率,以減輕家庭與企業負債壓力,並推動資產管理公司(AMC)機制,加快不良債務處理,使家庭債務占GDP比重降至86%以下,以恢復信貸循環。
此外,該中心認為應確保通膨回升至正值,預計隨政府刺激措施推動,通膨率將在年底前回正,進一步支撐消費活動。若刺激計畫順利落實,2025年GDP成長有望接近2.5%。
報告最後指出,長期而言,泰國需加強國際競爭力,推動大型基礎建設計畫與產業轉型,以改善經濟結構並提升投資吸引力,確保未來成長具持續性。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