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消費兩難 七成轉向平價品牌

(台泰時報10月8日電)市場研究機構VML Thailand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泰國年輕世代雖具強烈消費意願,但受經濟壓力與預算限制影響,超過七成Z世代已轉向平價品牌購買食品、飲品及日常用品。研究顯示,這一代消費者展現出明顯的「矛盾行為」,導致品牌平均流失35%至55%的潛在營收機會。

該調查綜合VML的全球研究資料,包括《The Future 100》和《Future Shopper》等報告,並參考Kantar與Euromonitor的市場數據。結果指出,泰國消費者的心理結構與消費行為呈現多重對立特徵,成為行銷策略必須重新評估的關鍵。

首先,即使面臨物價上升與薪資壓力,Z世代仍傾向於享受生活、重視飲食與個人支出。然而,他們的實際購買力有限,多數人因預算受限而選擇價格更低的產品。近半數Z世代同時表達希望儲蓄與投資未來的意願。相比之下,經濟基礎較穩定的X世代與嬰兒潮族群則專注於儲蓄與健康消費,仍願意為醫療保健與體驗型商品支付更高價格。

其次,雖然超過九成泰國人長時間連線網路與社群媒體,但「科技疲勞」現象已明顯浮現。近八成民眾希望控制上網時間,71%表示對科技感到倦怠,約38%轉向參與實體活動以維持心理健康。儘管如此,多數人仍認為科技是促進人際互動與拓展生活機會的重要工具。

第三,消費者渴望真實與信任,但同時追求刺激與驚喜感。調查指出,超過八成泰國人擔憂社群媒體假訊息氾濫,因此64%重視品牌真誠,70%要求可信度。然而,僅僅誠實仍不足吸引注意力,73%的消費者期望品牌提供娛樂性、互動性與具「驚艷」效果的體驗。

最後,健康與身心福祉成為各年齡層的消費焦點。年輕族群特別重視外貌與抗老議題,視維持形象為必要投資;而高齡族群則持開放態度,九成認為「年齡只是數字」,並相信六十歲後仍可開啟新生活。

VML指出,即使品牌知名度高,實際轉換為銷售仍存在困難。調查顯示,從「考慮購買」到「實際下單」的過程中,所有產業平均損失50%至75%的潛在顧客,使整體收益下滑35%至55%。報告建議,品牌應重新設計與消費者的互動模式,以深層情感連結取代傳統行銷,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長期信任。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8日